您现在的位置: 气胸 > 病种百科 > ICU重症超声重症超声 >

ICU重症超声重症超声

近年来,重症医学飞速发展,重症感染(severesepsis),感染性休克(septicshock),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ARDS),急性肾损伤(AKI),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症(MODS)等多个领域均有了较大的改变,在包括诊断到评估监测和治疗的各个方面,临床与科研的需求均在迅速增加。在这个背景下,重症超声因其直观、快捷、准确等特点,已经被国外发达国家和地区的ICU、麻醉和急诊等科室作为重症病人监测和评估的常规工具而广泛应用。

超声具有动态、实时、可重复的特点,不仅可以用于病情的诊断和评估,还可以对多个器官,多个环节进行动态监测,得到一些其他监测手段不能得到的重要监测和评估数据,为重症病人的治疗调整提供及时、准确的指导。

重症超声主要可以用于重症病人的循环、呼吸监测与评估。循环方面,传统上使用PiCCO(脉搏指示连续心输出量监测)、肺动脉导管进行监测,但这些监测手段仅能给出一些数据,报告重症患者此时的氧输送,心输出量,外周血管阻力等参数,但具体的原因需要医生自己判断。而结合重症超声则可以直观地告诉医生患者此时出现了什么问题,如果是心脏的问题,是出在左心还是右心,是收缩功能还是舒张功能出现了问题;同时,重症超声还可以告诉医师患者是否出现了心肌梗死,肺栓塞,心包积液等需要立刻处理的征象,此时是否需要扩容补液,可以即可为下一步治疗提供方向。呼吸方面,传统方式下,重症病人是否发生气胸、胸水、肺水肿和肺实变、不张等,需将病人搬运至放射科做CT等的影像学检查,即使床旁X线检查,也要经历拍片、洗片、读片、签发报告等环节。而有了重症超声后,前一分钟感到病人情况变化,临床医生马上在床旁应用超声评估病人,超声会及时直观告诉医生,病人是否有气胸、肺水肿,甚至是否有肺间质性病变,减少了判断时间,避免了可能的判断失误。而在器官灌注层面,包括心脑肾等重要器官均可以通过超声进行监测,另外还可以通过超声对微循环直接床旁评估,从而使其成为连接大循环氧输送与器官功能之间的桥梁。另外,在一些重症患者救治技术方面,比如血管内导管的置入,气管插管与气管切开的引导及评估,超声技术的引入使其变得更为准确而安全。使用超声引导技术可以显著降低中心静脉置管失败和并发症的发生率这一点早已得到研究的证实,有了超声的引导后,经皮气管切开的成功率也得到了显著的提高。

超声技术自身的快速发展一方面使重症病人的评估监测更加方便直观和准确,但如果没有重症理念的深刻理解和对病人病情变化的细微观察和思考,超声技术就只能是技术的进步;另一方面,重症自身专业特色正在影响着超声应用的改变与发展,因为重症的特色是病人的瞬息的多系统多器官性损害,需要超声技术的快速和有机整合,因此重症超声重在重症,重于超声技术本身。

来源:医学网(中医院作者:王小亭丁欣晁彦公)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ohbqo.com/bzbk/1009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