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8日急救手术、7月7日顺利拔管、7月10日转入普通病房……回想短短十来天,57岁的陆先生感慨道:“走南闯北30多年,干过好几家单位,没想到差点被‘吃饭’的工具要了这条命”。
术前影像学检查
一把扳手深深插入右颈部一把30多公分的扳手,怎么会插入颈部?陆先生是一家五金厂的维修工人,有30多年的工作经历了。6月28日这天,正好轮到他夜班。陆先生站在一把凳子高度的位置正在维修机器,没想到背部被机器一撞,整个人趴到了地上。旁边的工友本想拉他一把,走近一看,吓得都不敢动——原本陆先生右手上的扳手,深深插入他的右侧颈部,从外面看,只剩下一个扳手头。
“反正等我反应过来,就听到旁边的人大喊,不要动他不要动他!”陆先生自己都没想到,这么点高度摔下来竟然成了这个局面。救护车以最快速度医院,医生却连连摇头:“医院去!”
6月28日凌晨2点,一辆救护车从德清紧医院,急诊医学科的医护们严阵以待。哪怕已经从电话中获知病人的情况,接诊的金森军医生一看,不禁倒吸一口冷气:“扳手插入过深,一旦伤及血管、神经或内脏,病人就有生命危险。”
没有家属、没有证件,但时间就是生命!医院马上为陆先生开通了绿色生命通道。金森军医生第一时间为他安排超声、CT等影像检查。幸运的是,从影像来看,病人肋骨骨折、右侧液气胸,大约有17公分的扳手柄部径直通过气管和颈动脉中间插入纵膈和胸腔。为防止扳手移动造成更严重后果,马上,陆先生被安排进入手术室,头颈外科、心胸外科、血管外科、麻醉科、超声科和护理等人员齐齐到位。
偏一点就可能颈动脉大出血头颈外科主任助理王佳峰副主任医师表示,扳手作为日常维修工具比较脏,有很多污染物会带到胸腔里面,这是第一个难点。第二个难点是扳手坚硬,紧贴重要血管,无法预估扳手拔出后是否会引起更大损伤。
针对陆先生的情况,“浙人医”多学科组成的手术团队做了充分的准备,包括准备足够的血液、初步判断扳手周围的器官情况等。在团队专业评估下,手术方案确认。王主任很快将扳手拔出来了。“堪堪擦过颈动脉和气管,无论往哪边偏一点,病人都危险了。”心胸外科的刘志芳医生也表示,幸运的是,这个扳手末端较为圆润,而不是尖锐利器,没有对胸腹内重要器官造成大损伤。在场的医护无不为庆幸陆先生的运气。团队默契配合下,整个手术顺利完成,陆先生被送回急诊重症室观察。
医生从陆先生身体里取出的扳手
急诊医学科副主任李茜主任医师表示,术后,陆先生最主要的问题还是撞击下扳手对气管和颈动脉的擦伤,以及感染等问题。尤其是气管擦伤引起的肿胀,可能会导致呼吸不畅。经过多日密切观察和对症治疗,7月7日,陆先生顺利拔管。
躺在普通病房里的陆先生,伤口已经开始结痂。“这可是我吃饭的工具,没想到差点没命了。”陆先生表示,在手术前,他还是意识清醒的,医院后,看到这么多医护人员前前后后为他忙碌,“这条命就是你们给的。”
李茜主任表示,在急诊工作多年,最常见的就是挤压、撞击、摔伤等引发的多发胸腹联合伤。陆先生这样被扳手伤到的比较少见,不过他实在是幸运,没有累及重要器官。但李主任也要提醒各位工友,妥善处理工具尤其是尖锐工具,避免意外伤害的发生才是最重要的。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