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曰,“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
冬天是疏通滋养阳经经气的黄金时刻,冬天阴气盛,而阳气很弱,因为太阳的直射点南移,已近远离北回归线,即使是中午,也是如此。
这样充足的阴气柔弱的阳气,正好是阳经喜欢的,阳经筋得到滋养即可变得柔软富于弹性,引起阳经筋僵硬的邪热、湿热可得拔出。
针阳经不必艾灸(治病不在此列),阳经喜欢清凉,当清凉之气进入阳经时,刹时,身心轻安,行者当用心体会,针时喜禅支就会升起。
在针灸时,已经超出普通调身范畴,跃入精神世界。这就是禅针的特色。有了这样的基础,静坐时,切入溟心之境,不过水到渠成。
02冬天,必须选择干燥有阳光的天气针灸,阴天,即使没下雨,大气是湿冷的,是为针灸忌讳的天气,想要针灸,无论任何体质,无论阴经阳经一律配合艾灸,没有艾灸,禁止针刺。
对湿热体质,尽管在干燥有阳光的天气,针阳经不必灸但需要针刺阴经穴时,必须配合艾灸。
在冬天,尽量少针阴经穴,阴经恶寒故,湿冷天气更为忌讳,一定要针就得先开温空调或电暖器,使空气温暖干燥后再针。
湿热与寒湿是不同的,湿热最大特点为身体或面部长出或大或小的粉刺、痘,喜寒恶热,好冷饮;寒湿体质最大特点是脾虚,体寒面白或黄,喜热畏寒。在冬天,尽管针灸阳经,因阳经中没有湿热可泻,也无条件地加艾灸。
总体而论,冬天是使用艾灸的良机,不仅驱除湿气,正确地使用艾灸,气血大畅,放松紧张的筋肌腱,增强筋肌腱的耐力,坐得更轻安,光明升起时,直趣无我之境。
03当能理解,“冬针阳经,夏针阴经”的原理,就可利用冬天绝佳的机会调节阳经。寒气易侵入的是阴经,邪热易侵入的是阳经,湿气阴阳皆入,入于阳经为湿热,入于阴经为寒湿。
故,对阳经,以驱除邪热、湿热为重点,对阴经,以驱除寒气和寒湿为重点。
胆经的风市、中渎、膝阳关穴本来是放松大腿紧张的要穴,但,要合时宜,否则,壮阳灌入少阳(胆经)引起漏丹!
此季节正好。如果是在中午,气温,不低于10度,风市可配太冲;在傍晚时,则只能取阳经穴。
1.风市配阳陵泉(或丘墟,足临泣);2.风市配中渎(或膝阳关)3.风池配风市。
想艾灸,只灸太冲即可,风市不必,引清凉之气(阴气多,阳气少)疏通滋养阳经,同时泻出阳经中的邪热,静坐时,身心清凉,融融欲化,光明耀眼,不过意料之中。
这即调身要诀,禅针精髓,“阴阳相生”的活用。静坐最紧张的往往是大腿胆经筋,冬季即是最佳调节季节,但在下雨、阴天室内湿度高于70时,必须先除湿气或停针。
04冬天,即使是在中午,也是凉爽甚至冷飕飕的,如果没有湿气,气温不低于十度(低于十度时,禁针!),正好是针灸阳经的黄金时刻。
寒凉之气是水,水中火方为真火,世尊五百世于雪山修习禅定波罗蜜,为何选择雪山?三昧真火升起于寒凉气之中故,此处说的“火”非燃烧之火,非红色,而为火大、阳气。
白色的光是微妙的三昧真火。体质偏寒者,取合谷,合谷本身通于督脉,配大椎更佳,激发身中阳气,即得温意,升起三昧真火。
同时,疏通督脉,拔出淤积大肠与督脉中的邪热。每日未禅坐足够时间者,大、小肠中多少必有积食,浊气上涌,不仅影响腑脏功能,禅相不现,而且使大脑混沌不清。
上配穴,轻易除之,非断食排毒胜于断食排毒,污物排除后,训练复合式呼吸时,肚皮几乎可贴到脊椎,长呼直至停息,浊气彻底排除,吸气时,胸打开,精气精华上升,光明乃生,身心愉悦,静坐中,挑战疼痛,击碎白骨,光耀熠熠,身心俱融,禅悦彻骨彻髓。
取对侧的巨髎(或地仓)配合谷时,兼有美容及畅通鼻腔之效。体质偏热者,合谷换为曲池,即得清凉。(备注:有孕身者不可用,禁针大肠经故)
05冬气即水,水生木,所以,冬天是滋养疏通胆经的黄金季节,大腿外侧的胆经筋的柔软与否,决定了双跏趺坐的轻安与否,如“禅针精要(4)”中所说,取风市穴,滋养拉长了大腿外侧的胆经筋后,更深一层的调理可以开启,取环跳配肩井、哑门、百会。环跳取左右,肩井取一侧即可,下次换另一侧。
取左边的肩井时,木生火,火大升起,身体特别温暖,取右侧肩井时稍逊。
肩井,为同时调御肩、胸、头之要穴,搭配哑门、环跳后,胆经的气脉,从头一直疏通到脚趾。阳气自上而降,故腿脚之气依赖上身降下,上身依赖自头降下,唯有打开头中脉结,阳气自头源源不断降下时,才得安然宴坐之本源,久坐方不为枯坐,降下的实是粗浊之气,同时,精微之气反是上升的,髓海由是得以充实,定慧升起,此为奥秘。
当肩井阻塞时,阳气不能自头中降下,不仅容易感冒、昏沉、无精打采、肩周痛,而且,胸腔不能充分张开、气短,静坐腿沉重、疼痛。胯关节总是打不开,大腿根部总是疼痛,肩井阻塞,肩、胸没有打开啊。
环跳配肩井,大腿根部因静坐引起的紧张乃成动力,打开肩、胸脉结;再配哑门、百会,进一步打开头中脉结。当头中气冲关节,一阵阵舒适的跳动与膨胀现起时,信心自心底涌起,伴随着无欲的甘冽与耀眼的光明,再坐时,越过腿疼,提心剑向烦恼老巢剿索,恨时逝之速,简直不想起坐。
备注:肩井穴深浅因体格而异,通常在25到40毫米之间,切忌不可直向下刺,当向前方倾斜,避免触及肺叶,引起气胸。慢慢进针,边进边体察或询问受针者,还未碰触接近肺叶时,首先出现异样的不适感,立刻止住。
——昙谛了年
转载请注明出处,请尊重作者版权,请勿增减
昙谛了老师简介
出身中医世家,徐氏刺法第十二代传人,已获得市级非遗。
森林里近二十年的实修,泰国森林实修派,将疼痛从修行字典中抹去。
禅医双通,把原本束之高阁或藏在密林禅院里的修行法宝请出,褪去宗教外衣,并跟古老的中医交融,揭示盘腿打坐的奥秘,颠覆传统打坐观念,以科学的方法教导打坐,有滋有味!再也不用熬腿疼,一夜突飞猛进,脱胎换骨。
五天禅修,学员打坐突破六小时最高达70%。
有趣有料,针药禅法完美结合,“腿本能坐,方法问题”,以中医铲除色身障碍,以修禅为归宿,身心兼治,绽放生命智慧之光。
部分图片取自网络,如有侵权,
请与本平台联系删除,谢谢!
随喜转发禅医广弘自利利他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文章已于修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