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坛主题讨论健康饮食

(1)群友总结:

健康饮食近年来也是提得比较多的话题。什么多吃水果啦,素食啦,清淡饮食啦,说法繁多。这个题目要从源头说起道理才能明白一点,要不容易听啥是啥,盲目跟风。

首先探讨一下人为什么要吃东西。这个要从人从何来说起。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人是天地造化阴阳结合之精灵,其生存是遵循自然之道的。自然之道其一乃阴阳生克,圆运动不息。所以人和万物一样自娘胎里就是要“运动”的,这个运动不是指锻炼身体的运动,是指自然规律的圆运动。运动自然需要能量,所以人在阴阳结合之前吃父母,结合成型吃母亲,诞生后吃食物,天道如此。可能有人说,不对,石头不运动,不用吃东西。其实石头也是运动的,只是形态不同,很难感觉而已,而且也要吃东西的。比如紫砂矿,它就是一块石头,把它挖出来后,脱离了土地的滋养它就会风化。说得有点形而上了,我自己也有点晕。不要紧,我们知道人要吃东西维持生命,民以食为天就行了。那吃东西该怎吃?万物有阴阳,人也有阴阳,生命要持续也就要保持人的阴阳状态,如果状态打破,人的形体就消亡了。这个阴阳问题又是一个形而上+相对论,大家不必深究,知道就行。所以人在吃的方面也要遵循阴阳和自然同步。远古时代的人类在吃上是茹毛饮血,靠本能找吃的,普遍寿命不长,经过漫长的历史才总结出正确的饮食习惯。《内经》有云“毒药功邪,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这是我所知道的有典籍记载的最早饮食指导。五谷、五果、五畜、五蔬其实就遵循了阴阳五行原理。毒药功邪是指人体阴阳不调的时候可以用药物的偏性来调整。一种东西之所以是药物,是因为这种植物、动物或者矿石等带有比较大的偏性,它作用于体质平衡的人,会打破平衡使人生病,相对来说就是毒物。这就是“是药三分毒”的原理。同理,体质虚寒的人吃偏寒凉的食物也是吃毒药。所以,没病别吃药,东西别乱吃,正常饮食要吃偏性小性味平和的东西。在这个饮食指导里,五谷、五果、五畜、五蔬都是偏性比较小,性味相对甘平的,最重要的是“五谷为养”“气味和而服之”。五谷是最主要的,除了性味甘平还饱含能量。一个人可以不吃肉,不吃水果,不吃蔬菜,但不吃粮食就不行。我有一伯奶奶,她一生极少吃蔬菜水果只吃米饭和肉,活了90岁。当时我很不理解,直到近几年才明白,当然这是比较特别的例子,仅以此说明主食的重要性而已。至于吃哪种粮食这又和各地气候和地理环境有关系。南方人习惯吃大米是因为:1、南水资源丰富,盛产水稻。2、南方气候炎热土薄,人容易湿热。从药理上来讲大米偏凉,南方人以大米为主食刚好平衡。不过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家吃的东西乱了套,现在南方人的体质也普遍虚寒了。北方人习惯吃面食是因为:1、北方水资源少,盛产小麦。2、北方气候寒冷,人容易虚寒。从药理上来讲小麦偏温,北方人以小麦为主食刚好平衡。这就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大自然给你安排好的。“气味和而服之”就是要杂食,现在的说法就是饮食要均衡。现在物质条件好了,饮食基本无忧,很多人就把持不住,乱滋补,暴饮暴食,吃肉多过吃饭,最后大人“三高”,小孩食积。这都是应该注意的。

随着社会的发展,物流发达保鲜技术先进,我们日常的饮食现在有点乱套了。比较典型的是水果。现在市场上的水果种类繁多,天南地北都有,各类保鲜的进口的也有。商家的宣传加上所谓专家的言论,人们手上也有钱消费,所以大家就买啊吃啊,那想到吃的都是“毒果”。从性味上来说,水果大多偏寒,而且市面上多数是外地货,很多人都不适宜吃的。大自然有它自己的规律,每个地方每个季节出产什么都有它自己的匹配,,吃外地的不当季的产物不是正道。当然不良后果不会立竿见影,它是慢慢体现出来的。比如说梨,梨是在秋季出产的,秋季吃点梨有很好的润燥作用,但你在春夏吃保鲜的梨就有点“毒”了。所以在吃水果方面个人是趋向“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选适合自己的吃,吃本地的,当季的水果”的准则。当然,人是血肉之躯,嘴馋了,吃点新奇货也在情理之中,尝尝鲜嘛,不过要浅尝辄止。关于食,补充一点要注意的是现代工艺生产加工类食品。这类食品通常都是添加剂、色素、甜味素、防腐剂的集合体,例如饼干、罐头、冰激凌等,这些还是少吃为妙。很多小孩都是吃这些食品吃出问题的。就说这些了,下面说说饮。

对于饮方面,近几年提得比较多的是喝牛奶和喝水。

牛奶产自奶牛,本是给小牛犊吃的,小孩在母乳不足的情况下借助牛奶来补充营养属另辟蹊径,本无非议。但是现在的商业宣传造成了无论大小每天喝奶,这就太过了。牛奶本奶牛之血分,阴寒之物,吃下去需要消耗人体大量的阳气才能消化。所以体质虚寒的人喝牛奶容易拉肚子。拉肚子还好,直接排出去了,最要命的是消化不了在人体内部变成污浊垃圾。有人说为什么小孩和西方人天天喝奶身体又没坏呢?小孩从五行上来讲属木行,生机勃勃,阳气旺盛,能一天跳到晚不觉累,当然能化得了牛奶之阴寒。而西方人体质偏热,自然也可以消化。西方人还多以肉为主食,牛排三分熟。人种不同,不能相提并论。个人觉得西方人体毛重,体味大,野性大,好斗,从进化上来说,是比黄色人种要低级的。君不见老虎浑身硬毛,膻味大,一顿能吃几十斤生肉,虎虎生威。为什么会虎虎生威,自然是阳气足,气场大才能虎虎生威。这是题外话,没有深入研究,可能有误,只是顺带一说。现在很多小资都喜欢以模仿西方人的生活习惯为荣,喝牛奶咖啡,吃生牛排,还是省省吧,会付出代价的。

说到水,现在流行的说法是每天八杯毫升水。OMG这样喝下去恐怕水中毒啊。“专家”说喝水排毒、美容、减肥等。可以肯的说,不靠谱!早上起来喝一大杯水进去,温水还好点,如果是凉水,恐怕你得蔫了。水是生命之源,人体百分之七八十都是水。但是喝水也要适量。水喝多了不但没好处,还会加重肾脏负担,严重的会引起水中毒。当你身体需要水分的时候,不是你喝了水就能补充体内水分。喝水跟吃东西一样,要经过人体的运化才能变为体内的水分。人体在正常的情况下,在进食的同时所摄入的水分(食物中的水分和汤水)就已经足够正常消耗了,在非一般情况下(比如运动出汗等)才需要额外补充水分。这个我自己有非常明显的体会。从小到大一直到大学毕业之前,我除了运动出汗、干农活出汗需要额外喝水之外,其余情况都不需要喝水,那时我是不用水杯的。从中医角度分析,肾好的人是不怎么口渴,也不轻易出汗的。现在很多父母被误导,不单止自己拼命喝水,而且给自己的小孩也拼命灌,完全是作死的节奏啊。个人主张喝水看情况,要适量。另外不要常喝纯净水,大自然给予我们的都不是纯净水,我们就不要自做聪明了,最好是喝山泉水,没有就喝井水,都市里的人只能喝自来水了,自来水普遍水质不好,最好能过滤一下。

不知从什么时候,我们渐渐被饮料包围了。市面上饮料可谓种类繁多,目不暇接,碳酸型、果汁型、茶类、功能型等等。这都是拜于防腐技术和香精的发展。我是从不喝饮料的,因为读书的时候没钱,毕业后直觉又告诉我那不是靠谱的东西。现在却发现大家都拿饮料当水喝,成了一个屎带路。这饮料通常也是添加剂、色素、甜味素、防腐剂的集合体,喝下去没什么好处,已经有报道不少喝饮料喝出问题的了。添加剂防腐剂这些东西的坏处相信大家都有所了解,不必多说。我特别想说的是碳酸型饮料。这种饮料对人体带来的伤害可以排名第一。因为它除了添加剂、色素、甜味素、防腐剂外还添加了二氧化碳气体还通常冰镇饮用。人的胃是装食物的,不是装气体的,没人会不吃饭往自己肚子里打气充饥的吧。这种气体喝进肚子后去向有三种途径:1、打嗝排出去。2、进入肠道放屁排出去。3、进入人体组织内部。人体组织是不欢迎气体的,即使是肺也不会让空气停留,如果停留了就是气胸了。这气体如果不能排出去,在人体组织内部慢慢就会引起病变甚至癌症。喜欢喝可乐的群友怎么看?

最后说说大娘大婶少妇们比较感兴趣的如何操持家庭饮食。牵住老公的胃,夜夜安心睡,很多家庭主妇都想尽办法把饭菜做好,拴住老公的心。我的体悟是多年受奴役做饭的积累,一把心酸一把泪啊。首先是食要杂,食材轮着吃,道理大家都知道,不必多说。其次是搭配和火候,这是最重要的。首先要了解人为什么想吃东西。个人认为人想吃东西首先是脾发出指令,胃来加强指令和再次传递指令,嘴来执行。中医认为,脾主运化,如果脾不运,即使胃是空的人也不想吃东西的。既然吃东西的指令是脾发出的,我们就要了解脾的脾性,投其所好。《内经》有云,脾,“其味甘,其臭(通嗅)香”。饭菜好不好吃要看合不合脾的脾性,是不是“甘”和“香”。常吃的主要食材大都有“甘”的性质,辛酸之类多作配料。重点说说如何充分发挥其“香”,做出一手好菜。前文说过,万物有阴阳,饭菜要做得甘香可口,首先要讲搭配和食材之间的性味调和,色香味皆全是高境界。“水居者腥,肉玃者臊,草食者膻”这是动物食材的基本认识。比如鱼是水生动物,味腥,偏阴寒,我们在做鱼食的时候就要放些辛辣芳香阳性的食材和它搭配(例如姜葱陈皮)中和它的阴寒、散发它的腥味,做出来就甘香可口。猪肉有臊味,偏凉,炖肉的时候放点茴香八角陈皮等搭配,炖出来的肉就非常可口。但是炖羊肉放茴香八角去膻味就不理想,因为羊肉是温性的,放甘蔗萝卜之类偏凉的食材搭配去膻效果最好。烤羊肉串放茴香粉主要是提香不是去膻,火烤才是去膻的主因。食材搭配看起来简单,实际很复杂,因为食材是多面性的,有时要则重同气相求以提香,比如,炖鸡的时候搭配同是温性的当归就可以把鸡的香味提高一个八度,加点大枣枸杞味道更好;有时要则重阴阳调和,比如香葱拌豆腐。史上记载的烹饪神人是伊尹,传说中的《汤液经法》传为其所著,至今没人能达。我们虽然没有古人的那种聪慧,但可以根据这些基本原理慢慢摸索学习,用心思考就可以做出香甜可口的饭菜了。其次就是火候了,炖菜讲火候,炒菜更讲火候。火在后天八卦中属离卦(上下为阳爻,中间为阴爻),要把握好火候最好思考一下离卦的含义。火候把握得好,炒出来的菜香喷喷;火候不够,炒出来的菜一派阴沉,毫无香味。不过,一般家庭炒菜主要把握热锅冷油这条法则都可以做出不错的饭菜了,不必追求极致。至于食疗,斌哥哥是专家,我们一起期待斌哥哥的干货吧。

(2)邓医生小结:

怎么吃才健康?这个问题看似很荒唐,人都长这么大了,居然还要思考怎么吃?但这在当代社会确实是一个值得大家深思的问题!

中国有句古话叫做“民以食为天”,到底怎么吃才是健康饮食?!虽然我也算半个“吃货”,但是很多东西我是没有尝过的,用很多老人家的说法是,在座的部分群友可能“吃盐多过我吃饭”!所以,讲饮讲食,我还不是很够资格!但作为一个中医,我每天被问到的问题都离不开以下几种情况——“邓医生,我能吃什么,不能吃什么?你能搞张食谱给我吗?……邓医生,能不能开个食疗方让我回去经常煲来喝啊?……邓医生,我到底能不能吃水果?吃哪种水果好?”诸如此类的问题。每次出门诊或者在跟病人交流的时候就发现,其实很多人是“病从口入”,特别是那些反复来看病的小孩子,当我看着他们因为积食而导致出现各种各样的疾病时,心里着实是为他们捏了一把汗。所以,基本上带小孩来看我门诊说要给孩子调理身体的家长,他们都要首先接受我个人的思想改造——乱吃的人最后就是吃亏!而且往往吃亏了都不知道!特别是那种老是孩子担心吃不饱、穿不暖、嫌病好得不够快、一医院的家长,我打心底里不同情他们!因为他们总是抱怨——“1.小孩总是不听话,乱吃东西!2.自己已经控制得很好了,但过不了公公婆婆或者爷爷奶奶那一关!3.**医生的号实在太难挂了,邓医生你的号比较好挂一点,所以我就带他(她)过来了……”我其实是可怜那些无辜的孩子,他们能长那么大,实在太不容易了!

但慢慢看病多了才发现,这种情况实际上在成人当中也相当普遍,比如那些患有痛风、脂肪肝、糖尿病、肥胖、高血压、胆囊结石等疾病的患者,十个之中有九个都是因为饮食不节导致的,这就是我为什么要设立这样一个专题讨论的目的所在!很多群友以为我这次会搞几个拿手食疗方给你们,恐怕要失望了!我不是要教大家怎么煮、去哪家酒楼餐馆、大排档或者某个不知名的街边小巷有哪个招牌菜味道不错,这里不是“舌尖上的中国”!我们不评论菜肴,这次我只教大家怎么健康饮食,传递正确的饮食理念,也就是说,首先要知道该怎么吃!!!

其实讲饮食,老外是讲不过我们的,真正的健康饮食在东方、在中国!但是现在什么都喜欢跟国际接轨,人家世界卫生组织说吃什么健康大家就跟风吃什么,人家讲的都是多少“热卡”、多少“J”,我们连单位都搞不清楚,你怎么跟啊?!而且很多老外是以自己的标准制定的营养饮食,能适用于我们东方人吗?很多人甚至连该不该吃米饭、包子、馒头都不知道了,真是可悲!因为吃与不吃,我都饱了,肚子里有货!

中医经典《黄帝内经》讲了“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这段话怎么理解呢?就是说五谷是用来充养五脏之气,这是基础,跟盖高楼大厦的地基差不多,人要想解决温饱问题,就必须吃五谷!关于“五谷”,准确的说法是粳米、小豆、小麦、大豆、玉米。用在当代,则可以泛指一切五谷杂粮或者由此而制作出来的各种主食,其主要成分实际上就是植物的种子。植物的种子是保留遗传信息最丰富的部分,中医是讲求“以形补形”的,植物的种子最养脾胃、最补肾!但是我越来越发现,很多人都不吃主食了,特别是年轻一代外出吃大餐的时候,经常是吃饱了一大顿肉、菜之后撑得个半死,然后服务员再端一盘米饭或者包子、馒头、大饼之类的主食上来,基本上是留给大家打包带走的,多半的人都不会吃!至于很多喜欢吃西餐的人就更不用说了,盯着那个水果沙拉、肉排、新鲜的菜叶和雪糕、甜品就是一顿狂A,唯独不吃人家的面食!更有甚者以“减肥一族”、“苹果妹妹”、“水果王子”自居,引以为荣,素不知已经为以后的大病埋下了祸根,可悲啊!!!所以,年轻一代不孕不育的大有人在,二胎政策开放之后很多人都想再生一个小孩,但就是迟迟怀不上,不再像以前那样“一击即中”了!不重视吃主食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在这种情况下,吃再多的补品也没用!

说完“五谷”的问题就轮到大家万众期待的水果问题了!“五果为助”,就是说“五果”是辅助五谷以营养人体的,地位仅次于五谷!很多人因为各种原因不吃水果,实际上我个人是反对的,但前提是你能否找到适合自己的水果。“五果”的经典解释是大枣、李子、杏子、栗子、桃子,现在则泛指一切水果、坚果类的食物,并不是仅限于大家理解的传说中的“水果”!其实也是以植物的果实和种子为主的,个中的缘由我相信上面已经解释得够清楚的了!现代社会物质文明极大丰富,自然不愁没水果吃,但前提必须是——你吃的是不是真正的水果?!而不是什么转基因食品,不是拼命用化肥、农药、食品添加剂弄出来的不明物体!这些东西肯定是不健康的,很多人吃这些垃圾食品吃错了就以为是水果惹的祸,其实水果们是受了无妄之灾啊!所以,反过头来大家都崇尚有机食品了,这很好,其实是真正的返璞归真!

讲完水果就轮到讲吃肉了!吃肉是一个无法避免的话题,虽然群里有不少信佛的群友,但肉食的确是我们的经典食谱组合一部分,她对我们的身体起着“补益”的作用!我们的祖先实际上是从“五畜”里面找肉吃的,“五畜”是人类饲养的动物,经典的解读是“牛、狗、羊、猪、鸡”,随着很多人认识的变化,狗肉已经逐渐退出历史舞台了,但其它动物、甚至部分野生动物进入了人类的食谱,虽然不少是人工饲养的,把“五畜”的范围又扩大了,但个人认为经典的五畜才是真正肉食的来源,这里本人特别推崇吃猪肉和牛肉,因为猪是水畜,是归于肾的,但性偏寒,所以在烹饪的过程中最好是加姜、葱、蒜之类的佐料或者采取红烧、炒、焖等方法以祛其寒性。而牛属土畜,是归于脾的,但性偏温,所以最好是清蒸或者用萝卜来焖、炖,以上仅仅是举例,很多人的经验要比我丰富,关键是要学会适应自己和家人的体质状态。现在市面上有很多层出不穷的肉食实际上偏性是比较强的,不少人吃了会不舒服,特别是现在很多人脾胃运化功能比较差,吃完之后患胃肠炎、荨麻疹的大有人在!

最后就讲到蔬菜了。“五菜”最原始的解释是“葵、韭、薤、藿、葱”,至于具体是什么蔬菜,其实有不同的解读,但对于广大群友来讲这其实不重要,大家只要知道是“蔬菜”就可以了。吃蔬菜的重要性自然不用我多说,但是个人认为一定要绿色、安全的为好,对土壤、水质、空气的要求比较高,我也是农村长大的,对种菜还是小有心得,但肯定比不上农科院的专家们。受国外的影响,不少人认为蔬菜要生吃营养最好,个人是强烈反对的(煎饼卷大葱那种除外,因为葱是性温的)!除去什么化肥、农药、寄生虫等一系列问题不说,大部分蔬菜都属于寒凉之品,以现代人的体质状态,根本不能承受生吃的风险,必要的烹饪还是需要的,毕竟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人家外国朋友能这样吃不代表我们自己可以这样吃,人家个头体重就比你高出几个水平来。

综上所述,其实一个经典的健康饮食应该包括主食、水果或者坚果、肉、蔬菜这四种食物,我估计在座的应该有相当一部分人做不到,但其实光做到以上的搭配还不行!因为最后必须“气味和合而服食”,才可以补益我们身体的精气,才能为我所用。每一个人都属于独立的个体,其实你们自己能吃什么,不能吃什么,自己是最清楚的,医生只能根据以上的情况再结合你的体质状态作出适当的建议,不可能给你列出什么食谱来!大家好好思考一下吧,马上又到“宵夜”时间了,看你们是忍住还是“飘过”!









































白颠风早期证状的图片
治疗白癜风哪家医院最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ohbqo.com/bzbk/36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