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往治疗自发性气胸,可在全麻下做单孔胸腔镜手术。不过,因不能自主呼吸,术中要气管插管,术后患者可能会有嗓子沙哑、疼痛等不适。
7月25日,重庆长寿17岁的马宇豪,就在重医附二院胸心外科接受了重庆市首例非插管自主呼吸麻醉单孔胸腔镜肺大疱切除术,即患者在睡着状态中完成手术,不仅不用气管插管,而且术后第二天就康复出院了。这到底是怎样一种技术呢?
突发气胸男孩
术后第二天就康复出院
7月26日下午,记者在胸心外科病房23床见到了马宇豪,此时的他似乎已看不出有什么不适了。据了解,两天前马宇豪突然出现无明显诱因的右侧胸痛,活动或呼吸时疼痛加剧,医院进行X线检查,结果为自发性气胸。
考虑到他9月就要进入紧张的高三的学习阶段,不能耽误,家人立即决定带到他重医附二院来治疗。胸心外科主任申林在详细了解患者的病情和特殊情况后,建议采用非插管自主呼吸麻醉单孔胸腔镜肺大疱切除术,以利于患者尽快康复。
7月25日下午,申林和他的团队,在马宇豪非插管自主呼吸麻醉下顺利完成了单孔胸腔镜肺大疱切除术。手术用时仅30分钟,切口仅为2cm,术中没有留置导尿管,病人意识清楚,术后也没嗓子不适、呛咳等症状。术后第二天,马宇豪就康复出院了。
是重庆首例非插管自主呼吸麻醉手术
“这次手术是重医附二院完成的重庆市首例非插管自主呼吸麻醉单孔胸腔镜肺大疱切除术。”重医附二院胸心外科主任、主任医师申林告诉记者,自发性气胸多是因为先天性肺大疱发育结构薄弱而导致的,肺大疱一旦破裂时就会出现呼吸困难、胸部疼痛,严重者可危及生命。此时需要立即进行肺大疱的切除或修补术。
非插管自主呼吸麻醉单孔胸腔镜肺大疱切除术,是从非气管插管胸腔镜手术演变而来的。这是胸部微创手术一次里程碑式跨越。即手术患者全程在自主呼吸下完成,术中不使用肌松药,不需要全麻气管插管,无须借助呼吸机,术后无须留置导尿管。与传统的全麻气管插管胸腔镜手术相比,非插管胸腔镜手术对患者损伤小(无气道损伤)、创伤小、恢复快、手术费用低。
全麻气管插管手术对气道有损伤单孔胸腔镜手术,是基于传统三孔胸腔镜的一次技术腾飞,它最大限度地减轻了手术对肋间神经的影响,因而术后疼痛更轻,创伤更小,患者更易接受。
“但以往气管插管的单孔胸腔镜肺大疱切除术,需要在全身麻醉的状态下手术。而全身麻醉需要使用肌松药,会使患者包括呼吸肌在内的全身肌肉都完全处于松弛状态,患者在术中不能自主呼吸,需要气管插管借助呼吸机才能呼吸。”申林指出,术中气管插管,可能会增加引起各系统并发症的风险,包括:肺部感染、通气压力肺损伤、肺扩张损伤、支气管痉挛、心功能受损及心律失常等。而且,也会给声带、咽喉等带来损伤,引起患者术后咽喉疼痛、刺激性咳嗽等不适,也可能带来机械性肺损伤。
此外,由于麻醉中使用了肌松药,患者全身肌肉处于松弛状态,即使清醒,也不能马上恢复行走、进食等功能。此外,由于全身肌肉的松弛,患者在术中和术后都需要留置导尿管。留置导尿管,对膀胱和尿道,都有刺激作用引起术后不适。“这些因素,都会给患者带来痛苦,从而影响术后的快速康复。”申林表示。
无插管损伤术后恢复快
申林介绍,非插管自主呼吸麻醉单孔胸腔镜肺大疱切除术,采用的是静脉复合麻醉技术不需要使用肌松药,患者在术中“只是睡着了”,全身肌肉并没处于松弛状态,因此完全可自主呼吸。
患者能够自主呼吸,就意味着不需要气管插管,就可以避免气管插管可能带来的副作用。而且,使用自主呼吸状态下静脉复合麻醉技术,可以避免肌松药的残留作用,降低因气管插管引发的各系统并发症几率,术后患者的呼吸肌功能恢复更快,康复也会比气管插管的手术患者更快。由于在麻醉中没有使用肌松药,术后根本不需要留置导尿管,术中如果手术时间短,也不必插导尿管。一般而言,患者术后3天甚至第二天就可出院。但传统手术患者要在术后六七天才能出院。
病人康复快,能早出院,那么花费就少,所以,非插管自主呼吸麻醉下单孔胸腔镜肺大疱切除术,相对于气管插管单孔胸腔镜手术,更有利于患者。
手术医生与麻醉医师需紧密配合
申林说,非插管自主呼吸麻醉单孔胸腔镜肺大疱切除术的适应症特别广,但主要难点在于手术医生与麻醉医师的配合。
首先对手术医生的操作要求高。因为患者没有全麻有自主呼吸,手术医生操作时动作就应轻柔,力度要适当,不然病人就会有反应,影响操作。同时,在非插管麻醉中,麻醉医生需要将静脉麻醉、硬膜外麻醉、局部麻醉、肋间神经阻滞、术中迷走神经阻滞、胸膜表面浸润麻醉等多种麻醉方式,进行个体化的组合与搭配,根据患者的情况与术式进行评估与选择,既保证患者的术中稳定,又利于其术后康复。由此可见,这项技术不仅对手术医生的技术要求高,对麻醉医生的要求也相当高。
北京最好的白癜风医院电话北京治疗白癜风最好权威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