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陆军特色医学中心(医院)
战创伤医学科主任医师张连阳
副主任医师李阳
副主任医师唐昊
6月13日16时46分许,沈海高速浙江台州温岭出口处,一辆由宁波开往温州的槽罐车发生爆炸,造成重大伤亡,截止目前,已致20人死亡,余人住院治疗,伤势较重人员24人。其中伤情多为爆炸伤。
当地政府积极统筹医护力量,开辟绿色通道,全力以赴救治伤员们。在祈祷幸存者获救、伤者转危为安的同时,我们也来认识一下爆炸和爆炸伤。
一.关于爆炸伤Boom爆炸伤是指爆炸物发生迅速的物理或化学反应时,本身能量急剧膨胀而转化为对周围介质做机械功,同时伴随强烈的热、光和声音效应。
爆炸所致的伤害,是除战争以外很少见到的损伤模式,与其他致伤机制不同,爆炸伤往往与大规模伤亡事件相关,可致批量伤员死伤、还可以造成房屋损害,如果含有放射性物质或者燃烧物,还可造成持续性损害。
如果把普通损伤的杀伤力比作普通强盗,爆炸伤则是武林高手,上天入地,无所不能。
二.爆炸的大杀器Boom爆炸具有“三大武器”物理爆炸。物质形态发生改变造成的损害,而化学成分和性质没有改变的爆炸,常见的有蒸汽锅或者高压气瓶。
化学爆炸。物质发生极迅速的化学反应,产生高温、高压而引起的爆炸,具有反应速度快、产生大量气体和产生高热的特点,最典型的为炸药爆炸。
核爆炸。核裂变或核聚变时突然释放出极其巨大能量的过程,能量极大,产生核爆冲击波,如原子弹、氢弹爆炸。
三.爆炸冲击伤Boom根据其致伤因素,爆炸冲击伤一般分为五型损伤
一型爆炸伤。爆炸这位武林高手最喜欢使用内功,也就是冲击波的直接伤害作用,引起伤亡效应。
这种损伤的特点在于含气的器官,如肺脏、鼓膜、胃肠道、颅脑是冲击波致伤的主要靶器官。超压还可以造成内脏破裂和骨折等。
救治这要点:仔细检查伤情,动态观察病情。
二型爆炸伤。爆炸冲击波所致的碎片等投射物,直接作用于人体,引起损伤,如,穿透伤、破片伤。
救治要点:分清出入口,内脏损伤部位不定。
三型爆炸伤。冲击波的巨大动能,推动建筑物倒塌压砸作用,或者抛掷人体发生位移,摔向地面而造成损伤。
救治要点:穿透伤、坠落伤、挤压伤均可出现。
四型爆炸伤。各种附加的致伤手段所致人体伤害,如,烧伤、窒息、中毒。
救治要点:明确损伤类型,及时救治。
五型爆炸伤。核爆所致核辐射、化学中毒、传染性病等。
救治要点:保护自己,能躲就躲。
四.如何战胜爆炸冲击伤Boom爆炸冲击伤受伤机制复杂,伤情重,病情变化快,伤残率高,给救治带来极大困难。此时,只有具有十八般武艺的创伤外科医生才能战胜它,以下简单介绍几种常用急救技术。
伤情评估。简单分类和快速救治(simpletriageandrapidtreatment,START)在灾害救援中评估批量伤员时被广发应用。根据病情严重程度,伤员常被划分为4个等级,分别用黑、红、黄和绿色四种颜色标记。
平时创伤救治中,一般推荐使用“ABCDEF”的顺序对伤员进行现场的检查,以对存在的诊断威胁患者生命和肢体安全的状态做出快速的判断,又不会漏诊。
气道管理。爆炸冲击伤时气道阻塞现场最重要的急救措施是开放气道和通气。开放气道的方法包括清除呼吸道异物和解除舌后坠等,而通气主要采用鼻咽通气,必要时使用环甲膜穿刺术或切开术。
大出血控制技术。出血是最常见的伤情,常由肢体严重毁损、大动脉损伤、胸腹腔实质脏器损伤(如肝脏破裂等)引起。止血方法种类较多,包括直接压迫止血、药物止血、填塞止血、手术止血、止血带止血等,各有其优缺点,根据条件合理选用不同的止血措施。
休克现场急救。现场判断伤员有休克时,需要立即确保现场环境安全的条件下,将伤员转移到安全区域。控制致命性的大出血后尽快启动液体复苏或口服补液进行抗休克治疗,优先安排伤员后送。
气胸和血胸的处理。张力性气胸是威胁生命的急症,需要进行穿刺减压,特别是出现呼吸困难恶化、单侧呼吸音降低或消失、休克等时,更需紧急行穿刺减压术。
对于有胸部创伤患者伴有呼吸急促等症状时,紧急穿刺减压症状没有缓解时应怀疑有大量血胸的可能。充分供氧,在气道阻塞的情况下可使用面罩供氧,或者在条件允许且体征显示有必要的情况下进行气管插管,合并休克者开始积极的液体复苏。大量血胸的患者需要行胸腔置管术。
包扎和固定。包扎和固定使用的器材、方法众多,典型部位的伤口包扎方法,常使用三角巾和常规绷带等包扎伤口的方法。固定方面,常使用制式夹板固定长骨骨折的方法。
爆炸伤,这个常见于战争的反派大BOSS虽然危害大,但只要了解其特点、招数,救治并不困难。然而,相比于救治,更为重要的是预防,防患于未然乃是重中之重。
相关链接:认识五型爆炸伤一型爆炸伤,也称为原发冲击伤、爆震伤等,是爆炸瞬间产生的高压气体或冲击波作用于不同密度组织的交界面,通过内爆、剥落、惯性、负压等效应导致组织器官损伤,是高爆炸药所致的特征性损伤。有外轻里重的特点。听器、肺脏、胃肠等充气空腔脏器易受伤,严重者还可发生脑冲击伤、眼冲击伤,甚至创伤性截肢等。肺冲击伤是现场死亡主要原因,胃肠到冲击伤可导致延迟性胃肠道坏死穿孔,而鼓膜破裂则是爆炸所致冲击伤的特征之一。
爆炸冲击波导致的鼓膜破裂
二型爆炸伤,也称投射物伤,是抛射的物体击穿人体所致的穿透伤,包括枪弹伤、弹片伤等原发投射物伤,以及冲击波震碎的玻璃、受打击舱室破裂形成的碎片、爆炸掀起的物体等所致的继发投射物伤。爆炸推动的原发或继发碎片其杀伤半径远大于冲击波超压致伤半径。如榴弹爆炸时,冲击波超压的致伤半径仅在距爆心15m范围内,但爆炸弹片致伤半径可达m。因此,在一个开放环境中,二型爆炸伤的致伤和致死率远远超过一型爆炸伤。此次温岭爆炸中炸飞的槽罐车砸塌路侧的一间厂房并发生了二次爆炸,救援现场可见很多玻璃门窗粉碎,提醒我们爆炸时不要站在高处围观,要远离门窗,并尽量蹲下。
三型爆炸伤,是冲击波将人抛起后撞到硬物或地面,或建筑物倒塌压迫等,导致的撞击伤、钝性伤和挤压伤等。损伤部位及其严重程度取决于抛掷轨迹、跌落撞击速度、撞击部位、角度和相撞表面特性,常见的有骨折、内脏器官损伤和颅脑损伤等。四型爆炸伤,包括但不限于爆炸所致的烧伤、感染、原有疾病加重及心理创伤等。
五型爆炸伤,是特殊类型炸弹所致的损伤,如核辐射、化学制剂或生物制剂所致损伤。除非是已知放射源、明显的核事故或核弹爆炸,多数爆炸伤现场无法确定是否存在放射性损伤或核污染。化学制剂可通过口鼻吸入或皮肤吸收,早期的症状可能为咳嗽、瘙痒、皮肤和眼部炎症等,但由于可能无色无味或没有明显症状,早期也很难判断是否有化学物质释放。除了生物武器等故意传播传染病外,和平时期少有生物制剂所致损伤,国外自杀性爆炸袭击产生的人体组织碎片如骨骼、牙齿等,可能传播乙型肝炎、HIV等病毒。
和平时期爆炸伤常导致大量伤亡,属于公共卫生事件,爆炸现场可能存在安全隐患,有二次甚至三次爆炸的危险,公众应尽快从现场撤离到安全区域,不清楚是否现场是否安全时切忌“勇敢”逆行,自救首先是避免受伤或再次受伤,救援别人必须基于不受伤或不受重伤的前提下实施。
编辑:王奕璇
美编:巫雨玲校对:王琼审核:宋维威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