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全国百分之一,上海七分之一,他是全国高校“百名研究生党员标兵”,他就是我们身边的榜样——吴晗。
本文作者:吴晗
作者简介
吴晗,瑞金临床医学院级临床医学八年一贯制学生,医院胸外科博士研究生,师从李鹤成教授。日前,获评全国高校“百名研究生党员标兵”,成为了全国“百分之一”、上海“七分之一”。
作为一名医学生党员,他在繁忙的学习、工作与科研中坚守初心、牢记使命,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曾获博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上海交通大学首届范绪箕奖学金、优秀学生党员标兵、优秀学生干部等荣誉。
从建筑学到医学,学医初心深耕不辍
我高中就读于南京金陵中学,这是一所有着百年历史的全国示范高中,学校以“为学生一生奠基,对民族未来负责”为办学理念,教育一代又一代的学子担当国家和民族重任,战争期间,勇赴国难,建设期间,坚定执著。
受到学校和家庭教育的影响,我高中入学时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并在年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作为一名年轻的高中生预备党员,我和我的党员老师们一起参加党组织生活,他们忠于事业、工作严谨、生活节俭,不仅受到同事信任,更让学生钦佩和爱戴。当时的我,便在心里立下了誓言——我想要像他们一样,做个朴实而优秀的人。
同年5月,我被保送到了上海交通大学的建筑学专业。我本可以子承父业,和父亲一样从事建筑行业,但当时的我,脑海里始终有一个“我想当医生“的声音,在得知还有一次机会重新选专业时,我在志愿书上全部填了医学专业。终于,我如愿开始了我的医学征程。
身边不少朋友都曾问过我,“吴晗,你为什么选择学医?家里有人当医生吗?”我也曾无数次问自己,家里并没有任何医学背景,为什么在第一次填写志愿时就认定了它?多年来,答案从未改变过——对医学的兴趣和对医生这份职业的崇敬,而当我念出了医学生誓言后,知道了一份叫做“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信念,我愿意为之奋斗和坚守。
从学习到实践,拓展创新服务领域
大学的八年里,党组织的培养始终贯穿我的学习生活,指引着我一步步成长。
大学一年级,我完成了青年马列主义党校学习,后来成为医学院党委组织部“选苗育苗”工程重点培养对象,并赴黄浦区政法委挂职锻炼。挂职期间,我了解了政府部门如何深入基层,为老百姓解决实际问题,从中也学习到了为人民服务的本领。于是,我把这份服务精神带回校园。在基础医学院,我担任园区党员服务中心负责人两年多,组织并带领学生党员们以“服务分队”的形式,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累计举办百余次。从校园到社会、从同伴到陌生人、从同龄人到老年人……在组织和服务的过程中,我不仅学习到工作方法,体会到奉献的快乐,也第一次感受到普通群众对医学知识的渴望。
因此,我开始琢磨“如何在新媒体快速发展的信息时代背景下,传播更多的医学知识,让更多的人了解医学、了解医生?”年,在老师的帮助和指导下,我自学摸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