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守治疗组:患者接受标准护理并观察4小时,需要时给予镇痛或氧疗,必要时可改用介入治疗进行干预。
?干预组:患者接受小口径胸管引流,1小时后观察胸片,若肺扩张且无渗漏,则夹闭导管,4小时后若肺仍然完全扩张,则拔出胸管并让患者出院。
在随机化后的24h~72h、第2周、第4周及第8周进行随访,进行问诊并采集患者胸片。在第6个月及第12个月,记录患者的气胸是否复发。主要终点为8周内的气胸是否完全消退。次要终点包括消退时间、症状消失时间、复发风险、不良事件发生率等。研究结果干预组中有名患者,其中10名患者拒绝接受干预,23名患者在第8周时没有随访。保守治疗组中有名患者,其中25名患者接受了介入治疗,37名患者在第8周时没有随访。当仅对8周时进行随访的患者进行分析时,干预组中的名患者有人(98.5%)的气胸完全消退,而保守治疗组中的名患者有人(94.4%)的气胸完全消退,风险差为-4.1%(95%CI-8.6~0.5P=0.02)。若将8周后丢失的数据全部归因于治疗失败(即气胸未消失),则干预组与保守治疗组分别有93.5%及82.5%的患者的气胸完全消退。风险差为-11%(95%CI-18.4~-3.5%)。次要终点:干预组与保守治疗组的中位气胸消退时间分别为16天与30天(HR=0.49,95%CI0.39~0.63)。两组8周内的症状消失率分别为93.4%和94.6%。而且保守治疗还可减少前12个月的住院天数、长时间胸管引流的可能性、手术、不良事件及气胸复发率。其中干预组的名患者中有25人的气胸复发(16.8%),而保守治疗组的患者中仅有14人(8.8%)的气胸复发,风险差为8.0%(95%CI0.5~15.4)。研究结论若仅计算第8周随访有胸片的患者结果时,保守治疗并不逊色于介入治疗(-8.2%>-9%)。但当将丢失的数据归因于治疗失败时,保守性治疗比介入治疗的疗效差。保守治疗组中有85%的患者无需任何干预,不但症状缓解与干预组一样快,而且还有住院天数更少、手术次数更少、不良反应更少等优势。这些研究结果表明,保守治疗在8周内对中、重度原发自发性气胸的治疗效果不亚于介入治疗,且还有不良事件风险较低、1年内复发率更低等优势。但是,此实验在筛查名患者后仅纳入了患者,表明此实验结果仅适用于特定的亚组——年轻且首次中、重度气胸的患者。在临床中,在为此类患者制定治疗方案时应与患者一起讨论,考虑到患者的想法,告知其保守治疗的不良事件较少、住院时间较短、复发率较低,但是气胸完全消失的时间较长。由医生和患者一同讨论是选用介入治疗还是保守治疗!参考文献:1.BrownSGA,etal.NEnglJMed.Jan30;(5):-.
2.EnnisSL,DoblerCC.Breathe;16:.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