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肺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现时已属晚期,因此早期发现和治疗是提高肺癌生存率的关键。肺癌早期常以肺结节情况出现,对于肺结节的诊断,传统以经皮穿刺肺活检和纤支镜下经支气管肺活检(TBLB)为主,前者主要适合靠近胸膜的病灶,后者对病灶不在管腔内的病变则诊断有效率低。针对以上情况,广西医院引进了当今最先进的增强虚拟支气管导航系统—LungPro。术前,医生可通过该导航系统查看病灶与气道的毗邻关系,制定适合患者的全方位定制化手术方案。同时,LungPro增强现实导航系统,实现可视化指导支气管镜的临床诊疗工作,更加快速、精准地到达病灶,大幅提升科室工作效率,明显提升肺部病变的诊断率。
我科自年9月初引进至12月底,通过LungPro导航引导肺部病变介入诊断共例:其中腔道内导航例,建立人工隧道(BTPNA)12例。病种覆盖肺癌、肺结核、非结核分支杆菌、尖端赛多孢子菌、新生隐球菌、曲霉菌等。介入诊断符合率高达83.3%。术后,患者均无大出血、气胸等严重并发症,预后良好。
我院通过引进全球最新导航技术,打造肺部微创介入诊疗中心,携手做好肺癌防治工作,全面推动肺癌早期诊断,介入治疗和患者管理,以延长肺癌患者的生命,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为早日实现肺癌的早诊早治添砖加瓦,贡献力量。
术者介绍:柳广南教授
二级教授,医学博士,博士生导师,主任医师,呼吸内科主任、肺癌中心主任和诊断学教研室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介入呼吸病学、肺癌、睡眠呼吸障碍疾病;现任广西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主任委员、广西医师协会呼吸内镜医师分会主任委员、第8、9、10届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全国委员、中国睡眠协会睡眠呼吸障碍疾病专委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内镜学分会委员和呼吸内镜专委会委员。是《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审稿人、通讯编委,《中华医学杂志》编委、《柳叶刀》呼吸系统(中文)编委,《TheClinicalRespiratoryJournal》审稿人,《广西医科大学学报》编委。主持国家自然基金3项,参与4项,主持省级课题6项,在《中华医学杂志》、《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等核心期刊发表论文余篇,SCI论文10多篇,获得省级一、二、三等奖以上科研成果4项。主编《呼吸系统疑难病例解析》,参编行业指南1项。广西唯一连续8年被评为中国最有影响力呼吸专家。
黎雨副主任医师
广西医师协会呼吸内镜医师分会副主任委员,擅长纤维支气管镜、内科胸腔镜、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虚拟导航外周结节肺活检等技术。在广西最早独立开展硬质支气管镜置入Y形硅酮支架治疗难治性气管狭窄、巨大气管食管瘘,最早开展BTPNA等。谭小玉副主任医师
医学硕士,副主任医师,从事本专业临床、科研、教学工作16年,《诊断性介入肺脏病学快速现场评价临床实施指南》委员。年曾医院呼吸内科进修快速现场评价(ROSE)技术和呼吸睡眠监测,年在广西率先开展ROSE技术,广西首位获得ROSE技术培训师资,对ROSE的应用有独到的见解,目前在广西独立开展ROSE技术,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在国内核心期刊发表论文多篇,主持省级课题2项。擅长慢性气道炎症、肺癌、胸膜病变、呼吸睡眠暂停综合征、肺部感染性疾病等呼吸系统疾病的诊疗,擅长呼吸内镜检查技术。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