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推荐经皮穿刺注射硬化剂对肺大泡的

浙江治疗白癜风疗效最好医院 http://news.39.net/bjzkhbzy/180504/6210994.html

硬化网原创

转载请注明出处

《中华灾害救援医学》

年11月第7卷第11期

经皮穿刺注射硬化剂对肺大泡的临床治疗效果分析

冯富强

关键词:

肺大泡(bullaeoflung);经皮穿刺(percutaneouspuncture);硬化剂(sclerosingagent);临床疗效(clinicalefficacy)

肺大泡是由肺泡腔内压力增高,肺泡壁破裂并互相融合所导致的一种局限性肺气肿疾病,目前通常采用手术治疗,有70%左右的患者经有效治疗后症状明显改善,生活质量得到提高[1]。传统治疗肺大泡采用开胸手术,对患者造成的创伤较大,术后恢复较慢[2]。近年来微创技术的应用,为肺大泡有效治疗提供了新的途径。本文分析了经皮穿刺注射硬化剂对肺大泡的临床治疗效果,现作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医院呼吸内科-05至-10期间收治的66例单侧肺大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1)纳入标准:经胸部CT等影像学检查诊断为单侧肺大泡,美国医学研究委员会呼吸困难评分>2分;符合开胸手术或经皮穿刺手术指征;自愿参加研究,知情同意手术方案、围术期用药方案等。(2)排除标准:有明显的心肝肾功能异常、凝血功能异常者;存在手术禁忌证。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患者以分层随机法分为两组,每组33例。对照组男21例,女12例,平均年龄(48.60±6.49)岁(32~68岁),肺大泡平均直径(8.40±4.86)cm(5~16cm),左肺患病17例,右肺患病16例。实验组男19例,女14例,平均年龄(47.90±5.49)岁(35~67)岁,肺大泡平均直径(9.00±5.01)cm(6~18cm),左肺患病15例,右肺患病18例。两组患者的临床基础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1.2.1对照组采用传统手术治疗:全身麻醉,取侧卧位,根据影像学检查结果选择合适部位行手术切口,将肺大泡组织切除,检查肺部无漏气后常规放置引流管引流,术毕逐层缝合切口。

1.2.2实验组采用经皮穿刺注射硬化剂治疗:穿刺前CT等影像检查明确患者的病变情况,胸部表现放置不透X线的栅格后进行CT扫查,测量体表至肺大泡的最短距离,确定进针部位以肺大泡距胸壁最短距离为原则,设计进针角度、深度等并做出标记。根据进针部位合理选择仰卧位、侧卧位或俯卧位并固定。常规消毒铺巾后,行局部浸润麻醉,麻醉起效后按设计路径将21G套管穿刺针插入,注意进针时避开肋间血管。进针后以穿刺点为中心进行小范围CT扫查,确定针尖位于肺大泡内后拔出针芯,经针鞘将5~10ml的硬化剂聚桂醇注入,然后快速将针鞘拔出,穿刺点压迫止血并包扎。再次复查CT,确定硬化剂位于肺大泡内,指导患者通过改变体位使硬化剂充分涂抹于肺大泡壁。术后常规实施止血、抗炎等对症治疗,并于术后2~3d再次以相同方法穿刺进针,连接三通管,应用注射器将肺大泡内气体与渗出液缓慢抽出,术毕复查CT待无异常后送回病房。

1.3观察指标

两组均在治疗后经CT复查评估临床疗效,(1)治愈:肺大泡完全吸收,呼吸困难、喘息、胸闷等症状基本消失;(2)显效:肺大泡吸收超过50%,临床症状有明显改善;(3)有效:肺大泡吸收50%,症状有所改善;(4)无效:治疗后肺大泡吸收与症状无明显改善。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0.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以频数和构成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Pearson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手术指标比较

两组患者均顺利实施手术,手术成功率均为.00%。实验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及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明显减少,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实验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0.91%,明显优于对照组(96.9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两组并发症指标比较

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12.12%(气胸1例,胸痛3例),低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36.36%(气胸2例,感染4例,胸痛6例),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P=0.)。两组并发症经对症积极干预后均缓解。

3

讨论

肺大泡是肺部疾病中最常见的一类,目前该病尚无法通过药物有效治愈,绝大多数需要行手术治疗。但由于肺大泡通常继发于肺结核、肺气肿、肺炎等疾病,患者的肺功能受到严重损害,机体应激适应调节能力不足,很多患者对传统开胸手术的耐受性差,且术后感染等并发症发生较高,因此亟需其他创伤性小、安全性高的手术替代传统术式[3]。

近年来,微创理念的出现给肺大泡治疗提供了新的途径。研究指出,经皮穿刺注射硬化剂治疗区别于传统的开胸手术,对患者造成的创伤小,术后恢复更快,本研究实验组患者便采用经皮穿刺注射硬化剂治疗法。肺大泡是由基底部多发的间质组织开口或小支气管造成的进气通道所引起,经皮穿刺注射硬化剂通过血管硬化剂封闭进气通道,然后再进行抽气减容,从而起到治疗肺大泡的目的。本研究所用聚桂醇是临床常用的一种硬化剂,作用于肺大泡时有较强刺激作用,通过诱导血管内皮快速纤维化增生与粘连,促进血管闭塞,避免肺大泡病情进展[4,5]。在2~4d确保肺大泡壁充分闭合后,再抽出肺大泡内气体与渗出液,使肺大泡壁完全粘连,便可促进肺组织复张,其功能恢复正常。本研究中,采用经皮穿刺注射硬化剂治疗的实验组疗效显著,且术后恢复更快,并发症少,可见该方法应用的可行性。

在采用经皮穿刺注射硬化剂治疗时也需注意:(1)硬化剂注射后要指导患者缓解改变体位以促进硬化剂与肺大泡壁充分接触粘连,使肺大泡产生化学性炎症增厚,从而避免气胸的发生。(2)肺大泡抽气治疗时,叮嘱患者尽量不要咳嗽或深呼吸,以免强气流影响硬化剂的粘连闭合效果。(3)注意硬化剂治疗的禁忌证,对于合并严重心、肝、肺、肾功能与凝血功能障碍患者,以及双侧或多发性肺大泡患者,不宜采用该治疗方案。(4)要确保操作者的技术娴熟,穿刺时尽量选择较细的穿刺针,尽可能缩小穿刺针道直径,指导患者屏气后再将穿刺针迅速通过胸膜,以缩小破损口,降低并发症[6]。

综上,肺大泡患者予以经皮穿刺注射硬化剂治疗的临床疗效显著,并发症低、安全性高,且能重复进行,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硬化网

投稿邮箱:zgyh

tytiu.

转载请注明:http://www.ohbqo.com/lczz/117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