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荆新建魏娜黄文通
刊名中国现代药物应用年07期-页
关键词一次性无菌留置引流管;手术切开胸腔闭式引流术;
自发性气胸
DOI10./j-cnki.cn11-/r..07.
摘要目的探讨一次性无菌留置引流管置入胸腔治疗自发性气胸疗效及优缺点。方法47例均经胸部X光片或肺部CT证实为单纯自发性气胸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4例(置入一次性无菌留置引流管)和对照组23例(行传统胸腔闭式引流术),对照观察两组的疗效及优缺点。结果治疗组患者痛苦少,疗效更好,有效率高,不良反应少,但留管时间较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缩短(P>0.05)。结论一次性无菌留置引流管置入胸腔治疗自发性气胸疗效与手术切开放置引流管相同,但损伤小,痛苦小,并发症少,瘢痕小,可减少气胸患者住院时间。
自发性气胸是以胸痛、胸闷、呼吸困难为主要症状的呼吸系统常见病。传统的治疗方法为胸腔穿刺抽气和手术切开行胸腔闭式引流。近几年有用中心静脉导管置入胸腔抽气法。但仍有其缺点。作者年5月开始使用一次性无菌留置引流管并与传统手术切开胸腔闭式引流术治疗自发性气胸作对照,现总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47例患者均经胸部X光片或肺部CT证实为单纯自发性气胸,无胸腔积液及肺部基础疾病。其中男34例,女13例;年龄13~35岁,平均年龄38岁。左侧28例,右侧19例,所有患者均为单侧气胸,发病时间1h~3d,肺压缩30%~90%(单侧)。所有患者就以就诊时间随机分为治疗组24例(置入一次性无菌留置引流管)和对照组23例(行传统胸腔闭式引流术)。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情、病程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两组患者入院后均给予持续吸氧、绝对卧床、止咳以及其他对症治疗;并选用广谱抗菌药物防治感染。根据胸部X光片或肺部CT,选择患侧第2肋间与锁骨中线交叉点为穿刺、切口处。治疗组穿刺置管方法:患者半卧位(上身抬高约30°),将患侧胸部充分暴露,在锁骨中线第2肋间与锁骨中线交叉点标出穿刺点,由内向外从穿刺点向外消毒,范围为半径15cm的皮肤区域,打开一次性无菌留置引流管(广州凌捷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粤食药监械(准)字第号,批号:),操作者戴无菌手套,将洞巾铺于患者胸部,并使穿刺点暴露,用1%利多卡因溶液局部逐层进行侵润麻醉,在穿刺点做5~10mm小切口,使中间最深处深达肌层,用无菌纱布按压小切口止血,伤口无渗血后,用16F一次性无菌留置引流管沿切口最深处来回旋动穿入胸膜腔,有落空感时说明已进入胸膜腔,退出针芯,证实有气体溢出后钳夹引流管,连接水封瓶(苏州市鑫达医疗器材有限公司,YY-ml苏食药监械生产许-号),固定一次性无菌留置引流管,同时检查各接口是否牢固,避免漏气。对照组胸腔闭式引流操作方法:患者取半卧位(上身抬高约30°)将患者侧胸部充分暴露,在锁骨中线第2肋间处标记为手术切口中心,从标记点由内向外消毒半径15cm以上的皮肤,打开手术包,操作者戴无菌手套,取洞巾并铺于患者胸部,并使切口部位暴露,用1%利多卡因溶液局部逐层侵润麻醉以定位点为中心沿第2肋间方向做2.0~2.5cm的切口,用两把止血钳交替钝性分离胸壁肌层,于肋骨上缘穿破壁层胸膜进入胸膜腔。穿入胸膜腔时有明显的突破感,同时可见切开中有液体溢出或喷出。用止血钳撑开,扩大创口,用另一把止血钳沿引流管长轴夹住引流管前端,沿撑开的血管钳将引流管送入胸腔中,引流管侧孔应在胸内3cm左右,连接水封瓶,观察引流管内水柱波动是否良好,必要时调整引流管的位置。缝合皮肤并固定引流管,然后检查各接口是否牢固,避免漏气及引流管脱落。
拔管:患者症状缓解,肺部听诊气胸侧呼吸音恢复,引流瓶中无气体溢出或无水液波动,复查X线胸片证实肺复张,夹管24h,再次复查胸部X光片,无气胸复发或气体增加时予拔管。拔管后6d再次复查胸部X光片,排除拔管后气体气胸复发,插管时间为2~10d。
1.3疗效判断标准①治愈:胸膜腔内气体完全消失,肺全部复张;②有效:胸膜腔内气体明显减少,肺大部分复张肺压缩<10%;③无效:气体无明显变化或病情加重。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
表示,采用X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发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见表1。
2.2两组患者留管时间及住院天数比较,两组留管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天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见表2。
3讨论
自发性气胸常见于20~40岁瘦高体型患者,青壮年男性发病率高,15%自发性气胸患者有自发性气胸家族史[1]。无并发症的患者肺压缩<20%可保守治疗采取卧床休息、吸氧、镇咳等对症处理。肺压缩>20%或肺压缩<20%但肺功能较差的患者,需行穿刺抽气或胸腔闭式引流。反复的胸腔穿刺不但增加了医生的工作量,也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及医疗费用,并且易并发感染,当胸腔积气经过抽吸减少到一定量时,穿刺针头易刮伤肺组织,可能使病情加重;肋间切开放置粗硅胶管行胸腔闭式引流术,需切开皮肤,分离皮下组织和肌层,用止血钳将其送入胸腔,操作麻烦、局部损伤较大,拔管后创口还需缝合,并且遗留瘢痕;闭式引流置管期间常常胸痛明显,影响患者体位变化和休息,给患者带来较大的痛苦。医院应用一次性中心静脉导管穿刺置管抽气,作者也曾多次应用,操作简便,创伤小,安全、患者比较容易接受;但这种方法最大的缺点是管径很小,易引流不畅、易堵管,并且在胸腔内压力过高时非常容易出现皮下气肿,常需要多次置管或者最后重新进行切开放置引流管,一般适合气胸量不大及破口不再漏气的闭合性气胸患者。本研究采用一次性无菌留置引流管单纯气胸疗效满意,有以下优点:①操作简便、快捷、很快减轻痛苦。②损伤小,不需缝针,几乎无明显瘢痕。③管道与肋间组织结合紧密,皮下气肿,感染发生率低。④置管期间疼痛轻微或无疼痛。⑤单次治疗有效率高。⑥不易损伤、肋间血管神经和肺组织。⑦可单人操作。⑧因引流效果与常规胸腔闭式引流相当,而不良反应较少,痛苦小,从而减少患者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医院。
参考文献
[1]陈刚,张志庸,自发性气胸的病因学,临床肺科杂志,,13(3):-
治疗白癜风有什么好办法白癜风有什么好偏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