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泰安市岱岳区妇幼保健院麻醉科在该院领导的大力支持下,投入巨资引进了目前世界上先进的便携式“超声彩色多普勒诊断仪”一台,成功开展了彩超引导下的外周神经阻滞、中心静脉置管、桡动脉穿刺、术后多模式镇痛等可视化麻醉操作新技术。
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在医疗过程中,人们对无痛、舒适、快速康复的医疗技术的需求也日益增强。麻醉超声可视化技术的引入,对于保证围术期患者的安全与质量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据岱岳区妇幼保健院麻醉科主任刘怀峰介绍,以往传统的神经阻滞麻醉,需要借助于病人的体表标志,动脉搏动、针刺感觉异常来寻找神经,这种方式容易误入患者动脉,且对周围组织损伤较大,并发症容易发生。然而,麻醉超声技术的应用使神经阻滞操作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从以前的视线盲区转变成全程可视化,通过超声技术清楚的看到神经、血管、肌肉、筋膜和穿刺的动态位置,实现精确用药,提高了神经阻滞操作的成功率,极大降低了传统神经阻滞穿刺可能导致的刺穿动脉、气胸、穿刺失败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同时,超声技术缩短了操作时间,减少了局麻药的用量,改善了病人的体验。超声可视化技术也适用于不配合的患者和不耐受全身麻醉的高龄患者。“现在的这个超声技术相当于我们医师的“第三只眼”,全程可视,辅助我们将正确的药物、精确的剂量注射到正确的位置,明确了穿刺的终极部位,减少了神经的损伤,避免了病人的不适感,大大提高了神经阻滞操作的成功率。”刘怀峰说。
随着近年来超声技术的不断完善和进步,超声引导的可视性,医院麻醉科可视化技术与精准麻醉、重症医学更加紧密的结合,为临床麻醉工作向可视化、舒适化、安全化、精准化的方向发展提供了保障,更好地服务于患者,给患者带来了福音。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张泽文见习记者郭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