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气胸 > 诱发病因 > 胸外科西医护理常规1 >

胸外科西医护理常规1

目录

1、胸外科一般护理常规

2、肋骨骨折患者的护理

3、气胸患者的护理

4、血胸(血气胸)患者的护理

胸外科一般护理常规

1、按普外科手术前一般护理常规。

2、指导肺功能训练,预防感冒,防止术后肺部并发症。

3、做好术前宣教:指导病人做好心理准备,消除恐惧、忧虑。向病人说明手术的必要性、麻醉方法、手术过程、手术切口;讲述各种管道的作用,如胸管、胃管、氧气管、补液的目的;讲述术后并发症及预防方法;讲解呼吸治疗对肺部复张的重要性及方法(深呼吸、有效咳痰),以取得患者的合作。

4、纠正营养不良,嘱病人保持口腔卫生,戒烟、酒。

5、指导患者进行床上排尿、排便训练。

6、术前晚根据医嘱通知禁食,服用镇静药。

7、术日晨准备:备皮,遵医嘱导尿;注射术前常规用药。

8、将患者病历、X线胸片、手术用药交手术室工作人员。与手术室相关人员进行转运交接。

9、患者送手术室后,备好监护仪器及常规抢救物品。

1、按手术后一般护理常规及麻醉后常规护理。

2、监测生命体征:常规QhX3次,有医嘱的遵医嘱频次测量,患者病情不稳定时加强监测,并做好记录。

2、观察患者的神志、面色、末梢循环情况。

3、体位:患者未清醒时平卧,清醒后半卧位,注意抬高床头30~50°,可减轻局部充血和水肿,同时使膈肌下降,增加肺活量,有利于气体交换、引流。

4、严密观察全肺切除患者健侧呼吸音及气管位置,保持健侧呼吸音清晰,颈部气管居中,严防健侧痰滞留或不张。

5、呼吸道护理:术后给予患者鼻导管吸氧至生命体征平稳。第1日晨始护士协助拍背咳痰,指导患者练习深呼吸。咳痰时保护伤口、减轻疼痛:护士站在患者非术侧,伸开双手,五指合拢,越过中线,双手分别置于患者胸部前后,压紧伤口,待患者咳嗽时稍加用力。可按压胸骨上窝处气管,以刺激咳嗽排痰。遵医嘱给予雾化吸入2次/日,20分钟/次。训练患者吹气球。

6、胸腔闭式引流的护理

1)原理:利用重力引流。目的:排出胸腔内的气体和液体,重建胸腔负压使肺复张,平衡压力预防纵隔移位及肺受压缩,观察引流液的性质、颜色、量。

2)置管部位:①排出气体:胸管置于患侧锁骨中线外侧第2肋间;②引流液体:胸管置于患侧7~8肋间,腋中线或腋后线;③引流脓液:胸管置于脓腔最低点。全肺切除术患者胸管夹闭。

3)影响引流的因素:水封瓶位于胸部以下60~cm,禁止高于胸部。胸管过短在患者咳嗽或深呼吸时胸水可能回流导致感染。胸管过长可能扭曲、增大呼吸道无效腔,不易引流从而影响肺复张。注意患者翻身活动时应防止胸管受压、打折、扭曲、脱出。保持胸管通畅,每班挤压。

4)维持引流系统密封,长管在液面下3~4cm,接头固定。

5)观察记录引流液量:正常者术后24小时少于ml,颜色由鲜红色逐步变为淡红色。

6)拔管指标:48小时后,肺完全复张,12小时内引流液少于50ml,无气体排出,水柱无波动,听诊呼吸音清晰即可拔管。拔管后用无菌油纱堵塞引流口,以防气胸。同时注意观察有无呼吸困难、皮下气肿、渗液。

7)镇痛:应用病人自控镇痛(PCA)或哌替啶50mg肌内注射等。

8)维持水、电解质平衡:补液应24小时匀速滴入,保持出入平衡。肺叶切除(全肺切除)、婴幼儿、老年人、心肺功能不全者控制速度,限制钠盐,防止肺水肿。

9)饮食:指导患者合理饮食,早起宜清淡,易消化的半流质,逐渐增加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热量的饮食,增加营养摄入。同时应注意多进粗纤维饮食,保持大便通畅。

10)活动:鼓励患者做术侧肩关节及手臂的抬举运动,拔除胸管后应早期下床活动。

1、出血:胸腔闭式引流管持续有新鲜血液流出,>ml/小时,持续2-3小时,伤口敷料持续有新鲜血液渗出,血压下降,心率增快。

处理措施:

1)保守治疗:用止血药,补充血容量。

2)注意监测生命体征密切观察病人生命体征,测量血压时要注意脉压差。

3)保守治疗无效,应及时再次手术。

2、肺部感染、肺不张:发热;咳嗽、痰多、浓痰;呼吸浅促、心率增快;氧饱和度下降、

白细胞计数升高;胸片提示肺侵润性改变、密度增加。

处理措施:

1)呼吸道管理,鼓励有效咳嗽咳痰,深呼吸,必要时可遵医嘱予纤支镜吸痰。

2)遵医嘱给予抗生素的应用。

3)鼓励早期活动。

3、切口裂开及时处理腹胀;教会病人保护伤口的方法,当病人咳嗽时,协助保护好伤口。

4、预防血栓术后卧床期间,视病情指导病人进行双下肢屈伸或早期离床活动,加速静脉回流;对血液处于高凝状态的病人,遵医嘱给予抗凝治疗。

1、保持休养环境安静、舒适、室内温、湿度适宜,空气新鲜,并根据天气变化增减衣服,减少与流感人群接触,预防上呼吸道感染。

2、合理膳食:加强营养,少量多餐,多进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热量的饮食,禁烟酒。

3、适当活动,进行患侧上肢的运动(爬墙或摸对侧耳朵),促进康复,多做深呼吸运动,锻炼心肺功能。

4、保持大便通畅,多食粗纤维饮食,必要时给予缓泻药;食管术后患者餐后应半卧位30min,防止食物返流。

5、出院后1个月至3个月复诊,及时了解病情变化。

肋骨骨折患者的护理

指肋骨的完整性和连续性中断,是最常见的胸部损伤。肋骨骨折可分为单根或多根多段骨折,同一肋骨也可有一处或多处骨折。

一、肋骨骨折内固定术的护理

1、术前常规准备:术前禁食12h,禁水4h;完善术前各项检查、备皮等,了解病人各项实验室检查结果及胸部X片结果。

2、嘱患者戒烟,保持口腔清洁。

3、术前宣教:向患者及家属认真交代麻醉方式及手术基本过程,解释术后可能放置的各类导管及注意事项,取得患者及家属的配合。

4、心理护理:主动倾听患者及家属提出的问题,介绍检查、治疗的目的及可能出现的问题,解除其紧张心理,做好解释工作。

5、重点观察病人呼吸情况,注意呼吸的频率、节律、强度,观察有无出现反常呼吸。

6、观察病人有无出现气胸或血胸,患侧呼吸音有无减弱或消失。

1、按全身麻醉病人护理常规,清醒前去枕平卧位,头偏向一侧,清醒后半卧位,术后1天予半卧位,床上活动,术后第2天后鼓励下床活动,并根据病人恢复状况逐渐增加活动量。

2、严密监测生命体征、神志及血氧饱和度等,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

3、观察伤口有无渗血,若有,及时通知医生更换敷料;观察伤口周围有无皮下气肿。

4、做好各类导管的观察及护理:输液管保持通畅;导尿管在术后第1日可拔出,拔出后注意观察排尿情况;做好胸腔闭式引流护理。

5、保持呼吸道通畅,指导患者有效咳嗽咳痰及深呼吸,持续面罩吸氧,2~4升/分,遵医嘱给与雾化吸入。

6、落实各项基础护理:如口腔护理、会阴护理、定时翻身、患者清洁工作等。

7、疼痛护理:评估疼痛情况,对有镇痛泵患者,注意检查管道是否通畅,评价镇痛效果是否满意;遵医嘱给予镇痛药物。

8、术后6h可进流质,逐渐至普食,可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

1、出血:胸腔闭式引流管持续有新鲜血液流出,>ml/小时,持续2-3小时,伤口敷料持续有新鲜血液渗出,血压下降,心率增快。

处理措施:

1)保守治疗:用止血药,补充血容量。

2)注意监测生命体征密切观察病人生命体征,测量血压时要注意脉压差。

3)保守治疗无效,应及时再次手术。

2、肺部感染:术后一周内出现咳嗽、咳痰、气促、脉速等;胸部X线透视提示肺部片状阴

影或肺纹理增粗;血常规提示中性白细胞升高。

处理措施:

1)呼吸道管理,鼓励有效咳嗽咳痰,深呼吸。

2)抗生素的应用。

3)庆大霉素加生理盐水雾化吸入。

1、饮食宜高蛋白易消化饮食。

2、根据体力,适当活动。坚持术侧抬手,扩胸运动。

3、出院后多做深呼吸运动,注意饮食调节。

4、保持良好心态,保证充分休息和睡眠,以促进康复。

5、术后1个月门诊复查;3个月后复查胸片。

二、肋骨骨折内固定物取出术的护理

2、术前常规准备:术前禁食12h,禁水4h;完善术前各项检查、备皮等,了解病人各项实验室检查结果及胸部X片结果。

2、嘱患者戒烟,保持口腔清洁。

3、术前宣教:向患者及家属认真交代麻醉方式及手术基本过程,解释术后各类注意事项,取得患者及家属的配合。

4、心理护理:主动倾听患者及家属提出的问题,介绍检查、治疗的目的及可能出现的问题,解除其紧张心理,做好解释工作。

1、按全身麻醉病人护理常规,清醒前去枕平卧位,头偏向一侧,清醒后半卧位,根据病人恢复状况逐渐增加活动量。

2、严密监测生命体征、神志及血氧饱和度等,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

3、观察伤口有无渗血,若有,及时通知医生更换敷料。

4、保持呼吸道通畅,指导患者有效咳嗽咳痰及深呼吸。

6、落实各项基础护理:如口腔护理、会阴护理、定时翻身、患者清洁工作等。

7、疼痛护理:评估疼痛情况,对有镇痛泵患者,注意检查管道是否通畅,评价镇痛效果是否满意;遵医嘱给予镇痛药物。

8、术后6h可进流质,逐渐至普食。

1、出血:伤口敷料持续有新鲜血液渗出,血压下降,心率增快。

处理措施:

1)监测生命体征,测量血压时要注意脉压差,遵医嘱用止血药,补充血容量。

2)保守治疗无效,应及时再次手术。

2、切口感染:切口敷料外渗液多,术后持续高热;血常规提示中性白细胞升高。

处理措施:

1)遵医嘱给予抗生素。

2)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防止医源性交叉感染。

1、注意饮食调节,饮食宜高蛋白易消化饮食。

2、适当活动,坚持术侧抬手,扩胸运动。

3、出院后多做深呼吸运动,注意肺功能锻炼。

4、保持良好心态,保证充分休息和睡眠,以促进康复。

5、术后1个月复查胸片。

气胸患者的护理

胸膜腔是指脏层及壁层膜间不含空气的密闭的潜在性腔隙。任何原因是胸膜破损,空气进入胸膜腔,称为“气胸”。此时胸膜腔内压力升高,出现不同程度肺压缩,静脉回流受阻,产生不同程度的肺、心功能障碍。气胸可分为创伤性气胸和自发性气胸。前者由胸外伤针刺治疗等所引起,后者又分为特发性气胸和继发性气胸。肺无明显病变由胸膜下气肿肺泡破裂形成者,称为特发性气胸;按病理生理变化又分为闭合性(单纯性)、开放性(交通性)、张力性(高压性)三类。

1、急救处理:

1)闭合性气胸:小量气胸(肺萎缩小于30%)无需特殊处理。中量或大量气胸可采用胸腔穿刺排气或胸腔闭式引流术。

2)开放性气胸:迅速封闭胸壁伤口并牢靠包扎固定。

3)张力性气胸:尽快排出胸膜腔积气,以减低胸膜腔内压;紧急处理可在第二肋间锁骨中线处,用粗针头穿刺排气减压;转运时刻与针尾部栓一带侧孔的橡胶指套,制成活瓣状排气针。

2、维持呼吸功能

1)立即给予病人鼻导管或面罩吸氧。

2)鼓励病人深呼吸,协助咳嗽排痰,保持呼吸道通畅。

3)若病人血压平稳可给予半卧位,以利肺扩张。

3、病情观察:

1)观察并记录患者生命体征、神智、伤口情况。

2)观察呼吸状态,有无气促、发绀、呼吸困难等症状。

3)观察病人有无气管移位,皮下气肿等。

4、减轻疼痛与不适:遵医嘱使用止痛剂。

5、预防感染:

1)密切观察体温变化

2)加强肺部物理治疗

3)遵医嘱合理使用抗生素

6、心理护理:主动倾听患者及家属提出的问题,介绍检查、治疗的目的及可能出现的问题,解除其紧张心理,做好解释工作。

7、术前常规准备:术前禁食、禁水;完善术前各项检查、备皮等,了解病人各项实验室检查结果及胸部X片结果。

8、术前宣教:向患者及家属认真交代麻醉方式及手术基本过程,解释术后可能放置的各类导管及注意事项,取得患者及家属的配合。

1、按全身麻醉病人护理常规,清醒前去枕平卧位,头偏向一侧,清醒后半卧位,术后1—2天与半卧位,床上活动,2天后可下床活动;并根据病人恢复状况逐渐增加活动量。

2、严密监测生命体征、神志及血氧饱和度等,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

3、观察伤口有无渗血,若有,及时通知医生更换敷料;观察伤口周围有无皮下气肿。

4、做好各类导管的观察及护理:输液管保持通畅;导尿管在术后第2日可拔出,拔出后注意观察排尿情况;做好胸腔闭式引流护理。

5、保持呼吸道通畅,指导患者有效咳嗽咳痰及深呼吸,持续面罩吸氧,2~4升/分,遵医嘱给与雾化吸入。

6、落实各项基础护理:如口腔护理、会阴护理、定时翻身、患者清洁工作等。

7、疼痛护理:评估疼痛情况,对有镇痛泵患者,注意检查管道是否通畅,评价镇痛效果是否满意;遵医嘱给予镇痛药物。

1、出血:胸腔闭式引流管持续有新鲜血液流出,>ml/小时,持续2-3小时,伤口敷料持续有新鲜血液渗出,血压下降,心率增快。

处理措施:

1)保守治疗:用止血药,补充血容量。

2)注意监测生命体征密切观察病人生命体征,测量血压时要注意脉压差。

3)保守治疗无效,应及时再次手术。

2、肺部感染:术后一周内出现咳嗽、咳痰、气促、脉速等;胸部X线透视提示肺部片状阴

影或肺纹理增粗;血常规提示中性白细胞升高。

处理措施:

1)呼吸道管理,鼓励有效咳嗽咳痰,深呼吸。

2)抗生素的应用。

3)庆大霉素加生理盐水雾化吸入。

6、饮食宜营养丰富易消化;忌辛辣刺激性食物、坚硬食物、易胀气食物、烟酒。

7、根据体力,适当活动,避免使用爆发力。

8、术后1个月门诊复查。

血胸(血气胸)患者的护理

指胸部损伤导致的胸膜腔积血。血胸可与气胸同时存在,称为血气胸。

1、维持充足的心输出量

(1)严密监测生命体征,观察治疗效果。

(2)保证静脉通路的畅通,补充血容量、抗休克。

(3)做好胸腔闭式引流的护理:重点观察胸腔引流的量,若出血量达到中量(大于-0ml)或大量(0ml以上),立即剖胸探查止血。

2、术前宣教:向患者及家属认真交代麻醉方式及手术基本过程,解释术后可能放置的各类导管及注意事项,取得患者及家属的配合。

3、心理护理:主动倾听患者及家属提出的问题,介绍检查、治疗的目的及可能出现的问题,解除其紧张心理,做好解释工作。

4、做到争分夺秒,尽快做交叉配血、备皮等。

5、观察患者中心静脉压及尿量。

1、按全身麻醉病人护理常规,清醒前去枕平卧位,头偏向一侧,清醒后半卧位,术后1天予半卧位,床上活动,术后第2天后鼓励下床活动,并根据病人恢复状况逐渐增加活动量。

2、严密监测生命体征、神志及血氧饱和度等,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

3、观察伤口有无渗血,若有,及时通知医生更换敷料;观察伤口周围有无皮下气肿。

4、做好各类导管的观察及护理:输液管保持通畅;导尿管在术后第1日可拔出,拔出后注意观察排尿情况;做好胸腔闭式引流护理。

5、保持呼吸道通畅,指导患者有效咳嗽咳痰及深呼吸,持续面罩吸氧,2~4升/分,遵医嘱给与雾化吸入。

6、落实各项基础护理:如口腔护理、会阴护理、定时翻身、患者清洁工作等。

7、疼痛护理:评估疼痛情况,对有镇痛泵患者,注意检查管道是否通畅,评价镇痛效果是否满意;遵医嘱给予镇痛药物。

8、术后6h可进流质,逐渐至普食,可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

1、出血性休克:胸腔闭式引流管持续有新鲜血液流出,>ml/小时,持续2-3小时,伤口敷料持续有新鲜血液渗出,血压下降,心率增快。

处理措施:

1)保守治疗:用止血药,补充血容量。

2)注意监测生命体征密切观察病人生命体征,测量血压时要注意脉压差。

3)保守治疗无效,应及时再次手术。

2、肺部感染:术后一周内出现咳嗽、咳痰、高热、气促、脉速等;胸部X线透视提示肺部片状阴影或肺纹理增粗;血常规提示中性白细胞升高。

处理措施:

1)呼吸道管理,鼓励有效咳嗽咳痰,深呼吸

2)抗生素的应用。

3)庆大霉素加生理盐水雾化吸入。

9、饮食宜高蛋白易消化饮食。

10、半年内不适宜参加剧烈活动。

11、出院后多做深呼吸运动,加强肺功能锻炼。

12、保持良好心态,保证充分休息和睡眠,以促进康复。

13、术后1个月门诊复查。









































儿童白癜风早期症状
武汉权威的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ohbqo.com/yfby/17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