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肺大泡“青睐”年轻瘦高者,“豆芽菜”男生易成“气胸少年”
近日,哈医大二院胸外一病房成功完成了东三省首例剑突下入路单孔胸腔镜肺大泡结扎胸膜固定术。患者被诊断为气胸,右侧肺部大泡破裂,肺叶被气体压缩至50%。医生通过胸腔镜在患者胸部正中打开一个直径2厘米的小孔,为其结扎了生长于右侧肺叶的一串“葡萄状”肺大泡,帮这位气胸大学生“泄”了气,手术时长30分钟,5天后患者康复出院。
大学生突发胸痛单孔胸腔镜为其“泄气”
来自巴彦的大学生小强在哈尔滨求学,今年23岁的他身高1.83米,体重却只有斤,总是给人一种弱不禁风的感觉。前段时间有一天早起后觉得呼吸有些不畅,同时感到背痛。起初他并没有在意,但是上午的课还没有上完,他就感觉右侧胸腔疼痛加剧,在校卫生所拍片后被诊断为气胸,右侧肺叶被压缩至50%。
被同学送到哈医大二院胸外一病房后,经过短暂的调整,医生为其做了手术。“刚开始听到要手术的时候,我非常害怕,以为要开胸。后来知道是用胸腔镜,感觉压力没那么大了。”当后来小强得知原来要开2-4个孔的手术,现在只要一个孔就可做时,他毫不犹豫地选择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手术非常顺利,仅用了30分钟,医生们就为他切除了右侧肺叶上一串“葡萄装”的肺大泡,而留在小强身上的只是一个胸部正中的一个2厘米的切口和一个创可贴,5天后小强出院回到校园。胸外科主任张临友教授正在为患者实施胸腔镜手术
又少又小的切口=又多又大的优势
据哈医大二院胸外科主任张临友教授介绍,本次剑突下单孔胸腔镜治疗肺大泡在东三省尚属首次。从以往的2-4个切口到目前的一个切口,单孔技术更加微创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但是其中最主要的优势都是来自正中切口位置的选择。首先,切口位置从肋间移到了剑突下(胸部正中),避免了手术对肋间神经和胸壁的损伤,极大地减轻了术后肋部的慢性疼痛,同时也避免了对肋间肌肉的伤害(因为剑突下没有肌肉组织)。其次,正中进入胸腔镜可以同时观察、治疗两侧肺叶,左右兼顾,这是以往侧方切口所不能及的。再次,术后疤痕的位置比侧方更易遮挡,特别适合对美观程度要求高的年轻女性患者。张临友教授同时指出,此项技术岁好,但也对操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要非常了解肺部的解剖结构和大量的多孔手术实践经验,娴熟的技术和足够的耐心,缺一不可。手术切口
“豆芽菜”男生更受肺大泡“青睐”
专家提醒,青少年自发性气胸多因肺大泡破裂引起,青少年自发性气胸多因肺大泡破裂引起,特别是“豆芽菜”型瘦长身材男性更易得此病。自发性气胸是指肺内压力增高时,有病变的肺组织发生破裂,肺内气体进入胸腔,肺组织受压萎陷,造成呼吸困难等一系列症状。肺大泡破裂可在无任何诱因下突然发生,此病好发于瘦高体型、胸部扁平的青年人,以男性多见,属于肺组织先天发育异常。易发气胸的人,需要在日常生活中特别注意预防,避免剧烈运动、咳嗽,还要避免提拎重物、举重等。
北京哪个治疗白癜风医院好北京中药治疗白癜风效果最好的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