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气管哮喘是由多种细胞和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这种慢性炎症与气道高反应性相关,通常出现广泛而多变的可逆性气流受限,导致反复发作的喘息、气促、胸闷和(或)咳嗽等症状,多在夜间和(或)清晨发作、加剧,多数患者可自行缓解或经治疗缓解。
遗传因素哮喘病人亲属患病率高于正常人群
2.环境中可激发因素有:
吸入性过敏原(如花粉、动物毛屑、二氧化硫、氨气等)
感染(如病毒、细菌、原虫、寄生虫)
食物(如鱼、虾、蟹、蛋类、牛奶等)
其他(如气候变化、药物、剧烈运动、精神因素等)
1.症状典型表现为发作性呼气性呼吸困难,伴有哮鸣音,胸闷、咳嗽、咳白色泡沫样痰,发病前多有干咳、打喷嚏、流泪等先兆,病人常被迫坐起
严重哮喘发作持续24小时以上,经治疗不易缓解者,称哮喘持续状态。表现为极度呼吸困难、发绀、端坐呼吸、发汗淋漓,甚至出现呼吸、循环衰竭。
2.体征发作时双肺呈过度充气状态,哮鸣音广泛,呼气音延长。可有发绀、心率加快、奇脉、颈静脉怒张等体征。
3.支气管哮喘分期
急性发作期是指喘息、气促、咳嗽、胸闷等症状突然发生,或原有症状急剧加重,常有呼吸困难,常因接触变应原、刺激物或呼吸道感染诱发;
慢性持续期是指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每周均不同频度和(或)不同程度地出现症状(喘息、气急、胸闷、咳嗽等);
临床缓解期是指经过治疗或未经治疗症状、体征消失,肺功能恢复到急性发作前水平,并维持3个月以上。
4.并发症自发性气胸、纵膈气肿和肺不张等
血象检查发作时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X线检查发作时两肺透亮度增加,呈过度充气状态
特异性变应原的检测变应性哮喘患者血清特异性IgE可较正常人明显增高
1.除去病因:避免接触过敏原,治疗和清除感染灶及各种诱发因素(如吸烟、漆味、冰冷饮料、气候突变等)。
2.控制发作
(1)β2受体激动药:是目前最常用的平喘;茶碱类;抗胆碱药物。
(2)抗炎药:皮质激素是当前防治手足多汗症最有效的药,尤其吸入疗法安全有效,为首选给药方式。
3.哮喘持续状态的治疗:
(1)吸氧
(2)β2受体激动药。
(3)糖皮质激素。
(4)镇静药。
(5)机械呼吸:其指征为:①严重的持续性呼吸困难。②呼吸音减弱,随之哮鸣音消失。③呼吸肌过度疲劳而使胸廓活动受限。④意识障碍,甚至昏迷。⑤吸入40%氧气而发绀仍无改善,PaCO2≥65mmHg.(6)。补液和纠正酸中毒。
生活护理
1、脱离过敏原,不宜在室内放置花草。
2、卧床休息,使病人取舒适坐位或半卧位,以利呼吸。
3、忌食鱼、虾、蟹、蛋类、牛奶等易过敏食物,鼓励多饮水以补充丢失的水分。
病情观察
1、监测呼吸音、哮鸣音变化,检测动脉血气分析结果、肺功能指标等。
2、识别重症哮喘表现,如病人明显气促、发绀、意识障碍、呼吸及心率明显加快、呼吸音及哮鸣音减弱或消失、血压下降等。
用药护理
1、支气管解痉药
2、β2一受体兴奋剂常用沙丁胺醇(舒喘灵)、特布他林(博利康尼)等药物
3、茶碱类常用氨茶碱
4、抗胆碱药
5、抗炎药
6、糖皮质激素:目前治疗哮喘最有效抗炎药,可抑制炎症细胞的迁移和激活,抑制炎性介质的释放,增强平滑肌细胞β2一受体的反应性。
7、色甘酸二钠:能预防变应原引起的速发和迟发反应以及运动引起的气道收缩
对症护理
1、氧疗:一般氧流量为2~4L/min,伴有高碳酸血症者应低流量吸氧。
2、通畅呼吸道:痰液粘稠者可进行雾化吸入,哮喘病人不宜用超声雾化吸入,因颗粒过小,较多的雾滴易进入使支气管痉挛导致哮喘加重,指导病人有效咳嗽,协助翻身、拍背或体位引流,无效者吸痰,病情危重者建立人工气道。
3、吸入器的使用:医护人员演示吸入器的正确使用方法。
健康教育
1、向病人介绍哮喘的基本知识,说明避免接触或吸入特异性过敏原的重要性。
2、按医嘱正确合理用药,积极配合治疗。
3、嘱病人随身携带气雾剂,一旦出现哮喘发作先兆时,应立即吸入。
4、保持有规律的生活和乐观情绪,特别向病人说明发病与精神因素和生活压力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