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ik4护士篇心脏骤停病人的护理

此部分内容为每日考点分享,再阅读之后可退回主界面回复“T”,则有与此内容相对应的真题可以做哦~~,若有任何建议请回复,谢谢~

心脏骤停病人的护理

心脏骤停是指心脏射血功能的突然终止。

一、病因

多发生于器质性心脏病者。80%由冠心病及其并发症引起。

二、临床表现

1.突然意识丧失、昏迷或抽搐。

2.大动脉搏动消化(颈动脉、肱动脉、股动脉)。

3.心音消失,血压测不到。

4.呼吸停止。

5.瞳孔放大。

三、心脏骤停的处理(★★)

抢救成功的关键是尽早进行心肺复苏和复律治疗。

(一)初级心肺复苏:基础生命支持。

开放气道(airway,A):可采用仰头抬颏法开放气道,即术者将一手置于病人前额加压使病人头后仰,另一手的示指、中指抬起下颏,使下颏尖、耳垂的连线与地面呈垂直,以畅通气道。迅速清除病人口中异物和呕吐物,必要时使用吸引嚣,义齿松动者应取下。

2.人工呼吸(breathing,B):先将耳朵贴近病人的口鼻附近,感觉和倾听有无呼吸,如确定呼吸停止,在确保气道通畅的同时,立即开始人工通气,气管内插管是建立人工通气的最好方法。当时间或条件不允许时,口对口呼吸不失为一项快捷有效的通气方法。术者一手的拇指、示指捏住病人鼻孔,吸一口气,用口唇把病人的口全罩住,然后缓慢吹气,每次吹气应持续1s以上,而且每次吹气应可见胸廓抬起。每30次胸外按压连续给予2次通气。但口对口呼吸只是临时性抢救措施,应争取尽快气管内插管,以人工气囊挤压或人工呼吸机进行辅助呼吸与给氧,纠正低氧血症。

3.胸外按压(circulation,C):通过胸外按压可维持一定的血液流动,配合人工呼吸可为心脏和脑等重要器官提供一定的含氧血流,为进一步复苏创造条件。胸外按压时,病人应置于水平位,若在床上进行,应在病人背部垫以硬板。胸外按压的正确部位是胸骨中下1/3交界处。用一手掌根部放在胸骨的下半部,另一手重叠在上,手掌根部横轴与胸骨长轴确保方向一致,手指无论是伸展还是交叉,都不要接触胸壁。按压时肘关节伸直,依靠肩部和背部的力量垂直向下按压,使胸骨压下4~5cm,随后放松让其回复,按压和放松的时间大致相当,按压频率次/分。胸廓完全回复,允许静脉回流,对有效的CPR是非常必要的。

胸外按压的并发症主要是肋骨骨折、心包积血或心脏压塞、气胸、血胸、肺挫伤等,应遵循正确的操作方法,尽量避免发生。

初级心肺复苏的措施:A开放气道、b人工呼吸、c胸部按压。

(二)高级心肺复苏

1.纠正低氧血症。

2.除颤和复律

心脏骤停时最常见的心律失常是心室颤动,心脏骤停后电除颤开始的时间是心肺复苏成功最重要的决定因素。

3.药物治疗

尽早开通静脉通道,给予急救药物。

四、护理问题

1.心输出量减少

2.气体交换形态受损

3.有误吸的危险

4.恐惧

五、护理措施

1.判断意识和反应

轻拍或轻摇病人肩膀并大声呼喊病人的名字。如无反应,考虑病人意识丧失。

2.摆放复苏体位

使病人平卧地上或硬板床上,将病人前臂紧贴躯体旁。传呼有有关人员参加抢救。

3.建立静脉通路

迅速建立至少两条静脉通路,以维持有效循环和使用各类抢救药物。

4.保持呼吸道畅通

吸氧,必要时行气管插管或人工呼吸器。

5.心电监护。

6.记录

及时准确记录病人的情况及抢救过程。

7.复苏后处理

(1)心肺复苏后的处理原则和措施:维持有效的循环和呼吸功能,预防再次心脏骤停,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防治脑缺氧和脑水肿(脑复苏)、急性肾衰竭和继发感染等。

(2)心理护理,减轻病人恐惧,更好地配合治疗,其中脑复苏是心肺复苏最后成功的关键。主要措施包括:降温、脱水、防止抽搐、高压氧治疗。









































北京治白癜风的专科医院
治愈白癜风费用


转载请注明:http://www.ohbqo.com/ystl/17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