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肺癌早期病理诊断的手段主要有两种,即内镜穿刺活检和经皮肺穿刺活检。前者无法使用在肺周围型病灶的患者,后者则均需在CT引导下进行,实施受穿刺成功率及出血、肺漏气、穿刺针道转移等限制。两者在肺小结节患者诊断中都有一定的局限性。
电子支气管镜下电磁导航术弥补了二者的不足,一是拓展了检查范围(全肺到达),二是可通过多样化的活检工具进行采样,并可多点、多次采样,大大提高了诊断率(77-94%);该手段经人体自然通道无创手段到达肺内病灶,规避了气胸风险,也减少了有创手术的各种手术并发症;在导航下可对病灶进行精准定位和活检采样,并可进一步进行标记、微波、消融、放疗等进行对病灶进行精准的靶向治疗,最大限度保留肺部功能,提高生存质量,是精准诊断与精准治疗的体现;可实现对肺部疾病的早期确诊,杜绝“观察随访”,避免延误病情,“早诊早治”可提高肺癌患者的总体生存率。
电子支气管镜下电磁导航术是目前国际上最为先进的肺病灶定位技术,在美国有将近多台电子支气管镜下电磁导航设备,每年大概有数万例患者接受ENB检查并从中受益。在国内,医院拥有并开展该检查。医院计划由胸外科牵头成立早期肺癌筛查中心,利用各学科专业技术力量,充分发挥该技术在早期肺癌诊断中的技术优势。电磁导航支气管镜(ENB)落户医院胸外科,为肺部小结节、肺部周边疾病等疑难病灶的诊疗提供了更加精准的诊疗策略,标志着山大二院在肺癌早期诊疗方面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山东省是人口大省,也是肺癌高发地区,但是早期肺癌筛查工作还没有得到充分重视和广泛开展,希望以此为契机,在全省范围广泛开展规范化培训和筛查工作,把肺癌筛查工作认真开展起来,为老百姓造福,并推动肺癌“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工作的开展。
相关内容:
电磁导航支气管镜(ElectromagneticNavigationBronchoscopy,ENB)简介:
电磁导航支气管镜最早是由以色列军用技术研究开发的高科技产品,现主要用于周围型的肺微小结节的精确诊疗,医生首先扫描患者CT片,系统自动生成肺部的三维树状模型。锁定目标后,系统自动生成最佳“路径”,并实时导航。医生根据指令,向前、左转、右转,将设备引导至可疑部位进行活检,为可疑目标组织进行诊断和恶性肿瘤的分期,进而标记该位置,以便随后进行手术和放射治疗。整个过程如无痛胃肠镜一样,在基础麻醉下进行,患者无需住院。ENB技术突破了传统支气管镜仅进入段支气管的瓶颈,提高支气管镜检查的深入度,为周围型病灶的诊断提供空前的微创诊断解决方案,是早期肺癌发现和诊断的重大突破。
肺癌已经严重威胁我们的生命和健康
肺癌是近五年来我国发病率和死忘率第一位的肿瘤,年中国肿瘤登记年报显示,肺癌新发病例.2万,死亡病例.3。近30年,全国肺癌死亡率上升%。
1.肺微小结节是良性还是恶性?切还是不切?
针对CT发现的肺部小结节,如果采取定期随访观察的策略,患者在承担射线致癌风险的同时,心理以及经济上的负担也必须考虑。而如果采取积极手术肺叶切除的策略,部分患者可能会遭遇“切除良性肿瘤”的现象,虽然避免了癌变的可怕结局,但可能会对生活质量造成一定的影响。
近些年来PET/CT的应用确实为肺癌的早期诊断和分期提供了帮助,虽然其诊断精确性相较于X光和普通CT也有了大大的提高,但影像学检查仍然是有局限的:
1.PET/CT准确性不够,存在一定的误诊率和漏诊率;
2.虽然可计算SUV值,但仍无法取得病理诊断,无法最终确诊(病理诊断是金标准);
3.部分患者花费不少,仍没有诊断结果;
4.PET/CT检查还对患者具有一定的辐射伤害;
究其本质,PET/CT只是作为临床诊断的一个参考,组织病理学检查依然是最终确诊的“金标准”。
目前肺癌早期病理诊断的手段主要有两种,即内镜穿刺活检和经皮肺穿刺活检,均需在CT引导下进行。患者和手术医师不仅需承受额外的射线辐射,同时存在着一定缺点,如肺出血、血气胸、胸膜腔和穿刺针道种植肿瘤细胞等。另外早期肺癌的小结节直径往往不到2cm,CT引导下的穿刺成功率一直不高,尤其是直径在1cm以下的小结节,穿刺成功率不到20%。
2.电磁导航支气管镜(ENB)的问世解决了这一难题
电磁导航支气管镜的检查原理和我们日常使用的汽车导航非常相似。我们在驾车出行前输入目的地之后,导航卫星根据我们的所在位置和地图即可计算出我们出行的最佳路线;ENB系统在导管前端设置了传感器,向放置在患胸部的3个极板和病人身下的电磁定位板发射信号,如同在患者肺部的GPS导航系统,通过将设备引导至可疑部位(支气管远端)进行活检,为可疑目标组织进行诊断和恶性肿瘤的分期,并可以进而标记该位置,以便随后的术中定位和治疗。
较之常规的支气管镜检查,电磁导航支气管镜技术突破了传统支气管镜仅能进入段支气管的技术瓶颈,由探头可引导进入下一级支气管甚至可到达肺泡,并通过活检进行病理取样。显著提高了支气管镜检查的深入程度,为周围型病灶的诊断提高了前所未有的微创诊断解决方案,是早期肺癌诊断的重大突破。
电磁导航纤维支气管镜(ENB)与传统的诊疗方法相比具有以下优势:
(1)对周围型的肺部微小的活检病理诊断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传统纤维支气管镜目前只能达到段支气管和亚段支气管(第4-6级支气管),ENB甚至可达到肺泡(第17级以上);
(2)高精度、安全(相比传统纤维支气管镜)、无辐射(相比CT和PET)地取得病理诊断(金标准),避免不必要的肺切除;
(3)尤其适用于老年患者以及不能耐受胸腔镜活检的患者,可准确安全的确诊;
(4)可对于周围型肺部微小病变准确定位,再通过胸腔镜辅助下进行肺叶或亚肺叶切除,从而提高了肺部肿瘤手术的安全性和准确性;
3.电磁导航支气管(ENB)镜技术成熟并已经在国外广泛开展
据美国马利兰州巴尔的摩大学医院WilliamSKrimsky教授介绍,电磁导航支气管镜在美国和欧洲已广泛开展,仅在美国,截至年底已完成四万多例检查。“该项新技术可以深入肺泡,使得肺内无死角”。
关于山大二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