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切除术后气胸如何治疗胸膜腔测压有助正

来自美国南卡罗来纳州奥尔巴尼市医学中心肺与危重病医学科的Chopra医生等,报告了1例部分肺切除术后压力依赖性胸膜腔漏气患者的诊疗经过,并讨论了其成因和机理。文章发表在近期的Thorax杂志上。

病例报告

患者为男性,72岁。因右肺中叶腺癌接受了肺叶切除术,术后第3天拔除胸腔引流管。术后3周时,患者因进行性加重呼吸困难再次就诊。X线胸片(CXR)显示其右肺基底部存在一个中等大小的包裹性气胸(图1A)。

图1胸片(A)右肺中叶切除2周后,右肺基底部包裹性气胸,提示患者出现了胸膜腔漏气;(B)胸腔置管引流后,局限性气胸持续存在,表明患者仍有长时间少量胸腔漏气医生为其放置了小口径胸腔引流管,观察到气胸减轻。置管2周后,患者仍有中等大小气胸,提示胸膜腔漏气持续存在(图1B)。因此不得不住院接受进一步治疗。入院后行胸膜腔测压检查(图2),将胸腔引流管联通水封瓶,然后将其夹闭,最终证实患者的胸腔漏气属压力依赖性。

图2肺叶切除术后胸膜腔长期漏气(PAL)患者的胸膜腔压力追踪图

将胸腔引流管联通水封瓶且安静呼吸时的胸膜腔压力作为基线值(B)。压力追踪图中的连续三个峰值代表咳嗽引起的胸膜腔内压上升。由于空气可通过胸腔引流管排出,所以紧接咳嗽后的胸膜腔内压(A)低于基线值;继而,胸膜腔内压逐渐上升,回到基线值(B)。当夹闭胸腔引流管(见下箭头标记,也可视为无胸腔引流管)时,空气无法从胸膜腔内排出。因此患者在咳嗽期间的压力峰值会相对更高,其咳嗽后的胸膜腔内压也会维持在基线水平,并保持稳定;咳嗽后没有压力梯度(C)。这名患者的测压追踪图表明:其胸膜腔漏气是压力依赖性的,胸腔引流管可以安全地去除。根据测压结果,医生将胸腔引流管置于夹闭状态,患者的气胸在X线下也处于稳定状态。随后患者的引流管被取出,出院回家。

一年后的胸部X光片随访显示,其气胸仍处于稳定状态(图3)。图3随访胸片。约1年后的随访胸片显示稳定的右侧基底部包裹性气胸。

讨论

气胸和胸腔漏气在部分肺切除术后患者中较常见。长时间的胸腔漏气与患者的发病率、住院时间和健康支出增加相关。当患者存在间歇性胸腔漏气时,胸膜腔测压可帮助医生尽早去除胸腔引流管。胸膜腔测压(图2)表明,当胸腔引流管通畅时,患者咳嗽后的平均胸膜腔内压,会因为咳嗽使空气从胸膜腔内排出而下降。随后,来自肺内的空气,又会使其胸膜腔内压力上升,并恢复至基线水平。胸膜腔压力依赖性漏气是一种常见,且未获充分认识的现象。报告者怀疑其漏气是源自切除肺相邻、因胸腔压力减小而瞬时过度膨胀的肺泡。随着空气进入胸膜腔内,驱动空气漏入的压力梯度会逐渐减少和消失,进而导致一过性压力依赖性漏气(一旦压力梯度消失,漏气即停止)。这种现象在不可复张肺患者胸腔穿刺后补空性气胸(pneumothoraxexvacuo)的病理生理学中已有描述。当胸腔引流管被夹闭时,空气不能从胸腔内引流出来,所以,除了咳嗽期间的瞬态压力峰值以外,患者胸膜腔内的压力会保持不变和稳定。而胸腔内压不变,过度充盈肺单位内的空气也就缺少了进一步漏入胸腔的压力梯度。上述检查结果支持患者为压力依赖性气胸,不会引起气胸进行性加重或张力性气胸,因此,不需要持续胸腔引流。与此相反,压力无关性胸腔漏气则会导致气胸进行性加重,并需要持续性胸腔引流。

报告者认为,该例患者的诊疗经过表明,胸膜腔测压可能是鉴别压力依赖性与压力无关性胸膜腔漏气的新方法,而这种鉴别是确定患者胸腔引流管能否安全去除的基本要素。

尽管胸膜腔测压在肺部分切除术后气胸和胸膜腔漏气管理中的作用,还需有前瞻性研究进一步验证,但该方法确能帮助此类患者早期拔管,并减少其术后住院天数。

产品名:创面护理功能性敷料(商品名:立见护创液)

主要成分:维生素C(抗坏血酸)、四硼酸钠、丙二醇

剂型:液相型,低分子分散体系,可吸收生物材料

质量标准:淡黄色澄清透明液体,PH:5.4~6.0

产品注册证号:渝食药监械(准)字第号

适应症:各类外科、内分泌、烧烫伤、皮肤科等凡是与皮肤损伤有关的科室。也可以作为家庭药箱常备品。适用于创面的各个分期。

欢迎







































白癜风好了应该要注意什么
白癜风最好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ohbqo.com/ystl/63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