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气胸 > 病种百科 > 针尖上跳舞 >

针尖上跳舞

卜:

好,大餐

俊豪:

淄博三院好像有研究过一个定位仪

黄医生:

我们不用定位仪,速度太慢

俊豪:

嗯,确实速度慢

黄医生:

现在的肿瘤治疗必须要求取得病理,否则很容易引起医疗纠纷

黄医生:

所以,我们医院的肿瘤几乎在治疗前都取病理

黄医生:

这是一个舌癌的患者,术前肺内发现结节,有毛刺

黄医生:

是肺癌的话就是双原发

黄医生:

结果是鳞癌,结合舌癌为鳞癌,考虑转移,指导了下一步治疗,这是穿刺的必要性

黄医生:

从影像上无法诊断为转移

黄医生:

这是我院开展穿刺的情况

黄医生:

我兼职PET/CT职务以前,每月我个人最少在例以上

黄医生:

我们没有因为穿刺而转院的,倒是有个别北京上海的来我们这穿

黄医生:

穿刺呼吸是否个人习惯不一样,我是让病人平静呼吸,因为憋气每次的程度会不一样

黄医生:

穿刺的组织完全坏死在肺内为纯黑或纯白

黄医生:

鱼肉状的是典型的肿瘤组织,或黑白相间,为肿瘤伴坏死

黄医生:

如果穿刺物不成形,为片状,因为含气,就不成形,柱状的是肿瘤或肺实变

黄医生:

正常的肝组织为鲜红色颗粒状,如果肝穿这样的话,说明没有穿到,必须再次穿刺

黄医生:

气胸发生后,少量一般问题不大

黄医生:

量多些的,20-30分钟再扫描一次,如果气胸增大,说明为张力性,需要处理

黄医生:

一般穿刺后咳少量血不用处理

黄医生:

或应用排痰药,将积血排除即可

黄医生:

穿刺后必须卧床,轻微活动问题不大

黄医生:

我遇到老太太,穿刺完无气胸,病人在医院里逛了几圈,第二天气胸了,放管

影像人生:

医院?卧床是穿刺侧朝上还是朝下?

黄医生:

都可以,只要不剧烈运动就可以

黄医生:

禁忌症大家看一下

黄医生:

临近血管结构书上说是禁忌症,我们当作相对禁忌症

南边:

这个意义大:

黄医生:

重度的肺气肿,只要及时放管也问题不大

黄医生:

在穿刺前必须做好准备,联系胸外科,带好氧气带

黄医生:

医院肺穿刺是不做血凝的

黄医生:

因为正常的肺组织可以压迫止血

黄医生:

但在国内必须做,否则说不清

黄医生:

这医院,碘过敏阳性,没有强化,CT及MRI均提示后纵隔肿瘤,淋巴瘤可能性大,建议穿刺

卜:

食道V曲张

黄医生:

来我院后2位年轻医生说可以穿

黄医生:

我让他做了碘过敏,阴性碘过敏不可靠

刘阳:

典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

黄医生:

定时炸弹

俊豪:

才26啊

黄医生:

增强最好每一个都做

黄医生:

这一个如果不做增,很可能穿中心坏死区

??????:

没搞清楚前不能盲目穿刺

黄医生:

做了增强,穿的边缘,提示为真菌

黄医生:

增强可以显示坏死区,提高阳性率

黄医生:

穿刺一般用16G或18G针,前者明显粗

黄医生:

好多医院只有18G

黄医生:

我们是肺内没有气肿,位置不太深,都用16

影像人生:

我们用18G的!

黄医生:

粗针并发症明显增多,但如果需要基因检测,我们都用粗针

黄医生:

各种枪,我们有的是上面绿色的

黄医生:

击发力量很大,切割很锐利

黄医生:

大家看一下,16G和18G的粗细差别很大

黄医生:

下面是套管针,先有一个套管,会降低气胸发生率,但里面的针也小一号。我们用的少

黄医生:

消毒很重要,临床医生穿刺没问题

黄医生:

影像医生穿刺,必须严格消毒皮肤,会降低皮肤的细菌穿入肺内的几率,降低术后感染

高钦宗:

尽量少使用侧卧位?为何?

黄医生:

强调一点:肺门以上几乎不受呼吸运动影响,越靠近膈肌动度越大

黄医生:

大病灶可以用侧位,患者一般躺不稳,容易晃动

影像人生:

有时在CT看到是实性肿块,但穿出的是液性的东西!

黄医生:

穿起来很麻烦,但大病灶可以用

黄医生:

穿到的可能是坏死,或血液混合物

高钦宗:

协和医院李晓光教授经常使用侧卧位

黄医生:

只要病人躺稳了,可以

卜:

女性是不是要尽量避开乳房?

黄医生:

但我穿刺发现,侧位,患者老是动,耽误时间,因为我们穿刺多,时间有限

黄医生:

2条途径

影像人生:

能经过乳腺穿吗?

黄医生:

第二天通过乳腺,增加疼痛感,而且疏松,不易判断针的深度和方向,而且针尖对着肺门血管。

滕磊:

内侧黄线路安全。

黄医生:

有别的途径尽量不穿乳腺,没有途径也可以穿

黄医生:

这一个病人,前面进不去,好像只能从背部,但要做基因检测,临床要求用粗针

黄医生:

后面穿,气胸风险有

黄医生:

要拓宽思路

黄医生:

反过来看看

黄医生:

错了

黄医生:

前面那个很窄的间隙如果能进去,会大大降低并发症,所以我试了一下,就进去了

黄医生:

取材很满意,也没有气胸

黄医生:

不要放弃一切可能的机会,尽量减轻患者的痛苦

黄医生:

不行的话,再从后面

黄医生:

穿的时候,感觉间隙很窄,我用的粗针

高钦宗:

为何后面穿刺气胸风险大?

王兆宇:

穿过肺组织多是否气胸发生率高?

黄医生:

这一个,仿佛前面的路线是必经之路

黄医生:

后面过肺多,这个患者吸烟,用粗针,容易气胸

黄医生:

这个肺大泡很厉害

高钦宗:

反而临近胸膜的容易气胸

黄医生:

后面有肋骨挡着,进不去

黄医生:

不要紧,趴过来看看

黄医生:

这个间隙更窄,但还是能进去,一点肺也不过,气胸几率为0

黄医生:

而且我用的16G粗针

黄医生:

穿刺前一定要多思考,考虑一切可能的进针路线,选择最佳的

孟庆春:

俯卧位再扫一次吗

黄医生:

黄医生:

医院,不敢穿

黄医生:

外面是血管,里面还有肺气肿

刘阳:

黄老师,这个从脊柱旁进针,不会损伤胸段神经根么?

黄医生:

感觉气胸几率高

风雨:

这个针是多大,是切割针还是抽吸针?

黄医生:

我们穿的都没有出现神经损伤,我穿了少说有例吧,也许6-7千例

黄医生:

切割针,18G

黄医生:

先穿到胸膜下,观察方向没有问题,到可以有血管的地方前停下,观察一下,避开气肿和血管,进到表面,不要深了,里面都是坏死

黄医生:

穿刺后有少量出血,正常。没有气胸

黄医生:

这个宫颈癌,肺内的仿佛不太像转移

黄医生:

关系到分期,需要穿一下

黄医生:

在肺门水平以上,没有呼吸动度影响,放心穿

黄医生:

第一针要到胸膜下,如果偏了,在胸膜外调整,减轻气胸

黄医生:

方向调好了,再进肺

黄医生:

不要穿进去,病灶太小了,穿进去就取不到了

黄医生:

如果针尖略偏上,击发的时候可将针尖向下略倾斜

黄医生:

靠近膈肌的难穿,小病灶,呼吸动度太大

黄医生:

其实膈肌旁的,胸膜下最难穿

黄医生:

这种先穿到肺内,在胸膜外调整无用,因为肿块是运动的

黄医生:

穿如肺内,针尖就随着呼吸动了,再在肺内调整方向,一般没问题

黄医生:

如果靠近胸膜,我都是多扫几次,算概率,因为胸膜下的没有调整针道的空间

sanmao:

肺内可以调整方向?

黄医生:

在肺内调整针的方向

黄医生:

这个医院拒绝穿刺

黄医生:

找到我,我也没有不气胸的把握,

黄医生:

靠近肺门,还有肺气肿

黄医生:

联系好胸外科

南边:

保障还是要有,怕万一

黄医生:

这个我花了好大心思

黄医生:

选了一个肺气肿最小的途径

余辉山:医院:

黄教授:你们选择16至18号的针穿刺,作了大概的统计没有?阳性率能达到多少?如果一个病人首次穿是阴性,还再做第二次穿刺吗?

黄医生:

这个中间不能调整针,必须一次进去

刘阳:

用心做事,堪称完美极致

黄医生:

我穿的阳性率太高了,不太好意思说,在院内他们称我%

黄医生:

我一般看取材不好,只要肺功能好,我都是再来一针,所以阳性率高,一些是2针,

黄医生:

去年统计的肺的最高,/阳性

黄医生:

腹部的低,肝的,也就是刚过90%

黄医生:

肝转移坏死多

余辉山:医院:

我信:我开始穿时阳性率不高,经过段时间到百分之八十了,

黄医生:

阳性率和病理科关系很大

段慧萍:

切割针,18G

黄医生:

并不只是你们穿的不好

黄医生:

继续,这个穿刺,我确定好进针方向,一定要垂直胸膜,快速进针,一下穿到病变

黄医生:

竟没有气胸,但有肺出血,出血问题不大

黄医生:

快速进针是关键

影像人生:

针道出血要处理吗?

黄医生:

不用

余辉山:医院:

对的,我开始针用细了,胆子也小,后来也用了粗针,阳性率高了

黄医生:

用止血药价值不大

黄医生:

这个看着仿佛很难,其实很简单

影像人生:

气胸与穿刺次数有关!

黄医生:

先进针,尽量偏外侧

黄医生:

过肺动脉前看一下,尽量偏外,

黄医生:

过了肺动脉再向内斜,即可

影像人生:

这个确实不敢穿!怕碰到肺动脉!

刘阳:

艺高人胆大

黄医生:

这个患者抗炎无效,多家医院没确诊,穿刺化疗后完全消失

sanmao:

随着呼吸运动,针芯弹出会不会偏离原来的方向。

黄医生:

这个小病灶,靠近膈肌

黄医生:

三条途径,选最近的

黄医生:

气胸发生率低,侧卧位,这样的病灶不好穿

黄医生:

重力的作用,侧位肿块会往下掉---这一点很重要

黄医生:

仰卧位该俯卧位,病灶的深度也会发生改变

黄医生:

这个怎么穿?

黄医生:

肋骨挡着

黄医生:

从上方或下方进针

黄医生:

多离开2层,容易调整针,

黄医生:

离开的层数太少容易别着针

黄医生:

要有立体概念

雪舞:

1cm?

黄医生:

其实都是相对的

黄医生:

刘阳:

8mm

黄医生:

美国的指南上是8mm

黄医生:

先穿到一半,看方向,不准的话调整,再进针

刘阳:

这个也是癌啊

黄医生:

没有气胸,少量出血

黄医生:

也成功了,5mm

滕磊:

0.5现在都在做

黄医生:

肺门以上无呼吸动度,可以穿,在肺底则很难穿

刘阳:

5mm,也能穿,心灵手巧

孟庆春:

针尖到病灶边缘最好吗

滕磊:

这个也是5mm

黄医生:

对,一般坏死在中心

黄医生:

这个自己看吧

黄医生:

GGO我们一般不主张穿,直接手术即可

俊豪:

ggo的穿刺,会不会改变分期呀?

黄医生:

临床医生要求穿

黄医生:

穿的少,经验不多

黄医生:

我一般会尽量劝,

黄医生:

一定要注意病变同时临近血管和小气管,风险最高!

黄医生:

出血会流入气管,导致大咳血

黄医生:

只有血管,正常膨胀的肺组织会压迫止血

黄医生:

必须仔细观察

黄医生:

大咳血,首选收缩血管的垂体后叶素,效果很好

黄医生:

我们在10年前的经验,

俊豪:

增加弹性收缩力

黄医生:

一个老医生穿的,咳了几百毫升,垂体后叶素止住了,所以的止血药都不管用

余辉山:医院:

黄勇教授:医院:的确是肺穿活检专家,我只能穿1Cm以上的,小于

Cm的我不敢穿,一是阳性率不高,二是怕易发生气胸,贴近纵隔和心缘的我也不敢穿?

黄医生:

穿刺的时候,尽量不要横断肺纹理,即肺血管,尽量平行

俊豪:

吸烟患者需要戒烟一周吗?

黄医生:

会减少咳血几率

黄医生:

不用

俊豪:

穿刺的时候,尽量不要横断肺纹理,即肺血管,尽量平行

黄医生:

也没有用

黄医生:

给几个出血的图

黄医生:

穿刺途径无血管,但出血了

黄医生:

这个是没有注意到病灶后方的血管

黄医生:

过叶间裂,少量气胸

黄医生:

这样的一般会咳血,交代家属和患者,不用担心

黄医生:

自己看

俊豪:

上面这张好!

直接演示的创伤性湿肺!

黄医生:

快速进针,垂直胸膜很重要

黄医生:

重度肺气肿,几乎没有气胸

黄医生:

但必须做好处理气胸的一切准备

黄医生:

这个仿佛气胸不可避免

黄医生:

是唯一的途径吗?

黄医生:

间隙很窄,还是进去了,用的粗针

黄医生:

穿刺尽量要远离肩胛骨,这一例是没有办法

俊豪:

肩膀向背侧后伸压在身下,会不会偏开点肩胛骨?

南边:

这个体位可能很难啊

黄医生:

因为穿刺中,患者的肩关节很容易动,

黄医生:

王老师说的对

黄医生:

穿入肺前,把针的方向调好,再进

黄医生:

第一图,肿块后面有血管,穿的时候将针向外掰一下,避开后面的血管

南边:

哦,这个幅度很难把握哦

俊豪:

黄老师真是把穿刺修炼得出神入化了!

黄医生:

第二个方向略偏,击发的时候稍微掰一下,调整一下即可,不用再调

黄医生:

嗯,是经验,因为多调一次,气胸的几率就高一次

黄医生:

一定要避开内乳

黄医生:

我穿过一次,起了一个血包,幸好被胸膜压迫止血了

黄医生:

这样的途径对吗

黄医生:

错,刚好经过内乳

黄医生:

一定要见缝插针

黄医生:

没有这个间隙很难穿

黄医生:

试一下,不费事

黄医生:

一定要在胸膜外调整好方向,再穿隆突下

黄医生:

快到了,再观察一次

俊豪:

这是胸肋关节间隙进针?

黄医生:

保证方向的正确

黄医生:

这个能穿吗?

南边:

这个间隙过去,针会扭曲吗

黄医生:

医院了

黄医生:

一般不会,潘老师

南边:

这个如何避开血管、气管

卜:

这个我觉得还是进气管内超声引导简单方便些

黄医生:

从左侧无名静脉上方进针,过无名静脉后向下倾斜

黄医生:

穿到气管没事,顶多是咳嗽,所以要贴着气管边缘

南边:

这需要达到顶级水平的才能去尝试,刚入门的千万别去

黄医生:

这个位置做超声内镜做不到,做过了,没有取到,找的我

黄医生:

这一个是超声内镜医生找的我,怎么穿?

卜:

经腋窝穿?

黄医生:

把手放下来看看

寒星:

真的是无所不穿所向睥睨

黄医生:

也可以试试王老师的途径

黄医生:

不,我试过了,后面进不去

黄医生:

把手放下来会增加间隙

黄医生:

又成功了

卜:

出神入化

黄医生:

外文上的示意图

南边:

我还得再学学解剖

俊豪:

结合体位变化,主动改变相对位置!黄老师真神了!

黄医生:

这个呢

黄医生:

可以后面穿,但气胸可能

卜:

从胸骨上穿?

黄医生:

再把手放下来试试

俊豪:

仍然是把手放下来!

黄医生:

胸骨上不行,换别的

黄医生:

这样使气胸发生率为0,还可以用粗针

南边:

黄主任,这种必须先增强啊,把血管走形楚

黄医生:

我也扎了好几次才进去

黄医生:

潘老师,再上面的图是增强的

俊豪:

我算是明白了!

“见缝插针”就是专门形容黄老师的!

黄医生:

这是文献上的,不是我穿的

黄医生:

这个位置可以用超声内镜,但一样穿

黄医生:

这个就简单了,医院查了一个月,没有取到病理

黄医生:

沿着椎旁穿,其实过的肺组织非常少,气胸几率较小

黄医生:

离胸椎越远,过肺越多,气胸几率越高,因为这个患者有肺气肿

俊豪:

而且背侧胸膜往往比较厚

黄医生:

胸膜也可以穿,很简单,背部穿刺,肌肉厚,可以很好的固定针

黄医生:

穿刺长轴和肿瘤长轴一致,取材好

黄医生:

椎体破坏也可以穿

黄医生:

只要有软组织,就可以穿

黄医生:

主要的部分胸膜讲完了

黄医生:

下面讲腹部等,因为肺癌也可以肝转移,肾上腺转移,在严重肺气肿的情况下,腹部的风险更小

黄医生:

其实,肝穿是最安全的

黄医生:

我一般都是用16G针

黄医生:

不会气胸

黄医生:

但肝穿,最大的难题是呼吸动度大,因为大部分的肝脏被膈肌包绕

黄医生:

这一点必须注意

黄医生:

简单的很,不用任何担心

黄医生:

鼻咽癌后再发肝的神经内分泌癌

黄医生:

说明穿刺很重要,改变了治疗方向

黄医生:

扎到一半看一下,再调整针,不要寄希望一次穿到

黄医生:

肝门区胆管癌

黄医生:

好像不能穿

黄医生:

用细针,肝内有扩张的胆管

黄医生:

一定要避开重要的血管,尤其是后方的门静脉,就OK了

黄医生:

小技巧

黄医生:

仿佛不过肺就穿不到

俊豪:

又是活用体位

黄医生:

侧过来,肝脏的重力把肺压没了

俊豪:

不过这个位置,黄老师需要蹲着穿吧?

黄医生:

所以,穿刺设计途径是关键,是降低并发症的重要因素,这也是为什么不同中心并发症的发生率不同

黄医生:

王老师,这活干过

黄医生:

胰腺好像很难,不建议临床医生穿

黄医生:

文献上术后禁食24小时,我们现在8小时没有任何并发症

黄医生:

胰腺阳性率低些,因为纤维成分含量高,病理科不好诊断

黄医生:

我们的阳性率在80%

黄医生:

有的穿完了,我们医院病理看不出来,到上海肿瘤就看出来了

黄医生:

连续图像,5mm,肿瘤的上下径约1cm

黄医生:

一定要空腹,好穿,可以过胃,或者过肝,都很安全,没出过并发症

黄医生:

对解剖必须高度熟悉!

黄医生:

这是一个过胃的,其实不难。但也有呼吸动度,需要注意

南边:

过胃会不会引起感染?

心飞翔:

是否过肠?

黄医生:

空腹,用18G针,穿完后进食8小时,一般没问题,我们一般下午穿,这样第2天就可以吃饭了

黄医生:

小肠在穿刺过程中一般会自动避开,要缓慢进针,穿过了也没有问题,禁食1顿。比结肠强

黄医生:

这个小肠就自己避开了,很好穿,不是想象的那么复杂

黄医生:

这个有3个途径

黄医生:

选后方,不经过腹部脏器,选小的,因为强化好,坏死少

黄医生:

这个位置也可以穿

心飞翔:

横结肠有时也会干挠?

黄医生:

可以穿刺前应用吗啡,因为骶前神经丰富,疼痛较显著

黄医生:

横结肠尽量避开,如果避不开,用细针,穿刺后禁食,应用抗生素,必须

俊豪:

这个也必须术前增强吧?了解血供

黄医生:

我们穿过多次结肠

黄医生:

必须增强,没有商量余地

黄医生:

过肝穿淋巴结,就成了小菜一碟了,这样的大家都可以穿,推荐用细针

心飞翔:

医院?肝门有大血管,

黄医生:

大网膜转移了,阑尾有个小瘤子,可以穿一下

黄医生:

不要过肝门

黄医生:

在肝门附近的必须十分熟悉解剖

滕磊:

过肠不会感染?

黄医生:

阑尾肿瘤一般粘连了,腹膜都转移了

黄医生:

过结肠用抗生素

心飞翔:

医院?惊险!

黄医生:

卵巢穿刺,不讲了,

滕磊:

会不会针道变大,穿孔?

黄医生:

对,结肠是相对污染的,小肠不是

黄医生:

没有遇到过,一定用细针

黄医生:

肾上腺穿刺

黄医生:

第一次年轻医生穿的大的,穿到中心,全是坏死

黄医生:

所以一定要看增强CT片子,第2次,我穿的,小的,

黄医生:

所以穿到肿块不是目的,阳性率是王道

黄医生:

一般穿完后,我会看组织,组织不理想再来一针,这样阳性率就高了,许多我都穿第二针,但必须保证安全

黄医生:

这个肾上腺有点难

黄医生:

前面是下腔

黄医生:

穿到后,我量了下,距下腔2.4cm。我还是取了2.2cm

黄医生:

一定用细针,这样即使针尖伤到下腔也问题不大

俊豪:

2mm,艺高人胆大!

黄医生:

这个不难,要渐进进针,不断调整

黄医生:

大网膜转移可以穿,穿出来会呈黄色,主要是脂肪,不要紧,里面肯定有肿瘤

黄医生:

胃癌也可以穿

黄医生:

这一个2次胃镜,2次超声内镜下穿刺,都没查到,这样厚的胃壁可以穿,尽量用细针

黄医生:

后来病理报的胃壁内查见腺癌

滕磊:

在黄老师手中啥肿瘤都可以穿,太厉害了。

黄医生:

没有办法的办法

牵手看日出:

胃蠕动影响吗?

黄医生:

这个时间太久了,我找不到带针的图片了

黄医生:

甲状腺癌术后23年,只有咽旁间隙发现肿物

黄医生:

有影响,但不是很大

牵手看日出:

医院?

黄医生:

我是从颏下进针,沿着咽旁间隙上行,一边穿,一边看,一直到肿瘤

黄医生:

取到了,是甲状腺癌转移

黄医生:

所以,只要心中有底,就问题不大

黄医生:

结束了,谢谢大家

滕文公曰:

太精彩了

牵手看日出:

谢谢黄老师!

卜:

感谢黄勇老师的精彩绝伦的讲座,大开眼界

宁静致远:

医院?感谢黄老师给我们带来的精彩!辛苦了

滕文公曰:

大咖

孟庆春:

黄老师的穿刺针比东方不败的绣花针强多了

黄医生:

一点一滴,用心去做

黄医生:

和大家分享也是我的快乐之所在

赞赏

人赞赏









































北京白癜风医专科医院
北京看白癜风好专科


转载请注明:http://www.ohbqo.com/bzbk/10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