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知识产权日话产权保护中国路在何方

世界知识产权日话产权保护:中国路在何方

今年4月26日是第六个世界知识产权日。为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工作,《保护知识产权行动纲领(年)》日前由国务院印发。《纲领》提出,要依照“实行许诺、适应国情、完善制度、积极保护”的方针,建立健全相干法律法规,加强综合调和,加大行政和司法保护力度,为鼓励自主创新、保护权利人合法权益提供有力保障。日前,就如何全面理解《纲领》精神,加强知识产权科学保护,采访了相干专家。比保护更重要的是综合利用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得到历史性提升,知识产权保护正日趋遭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知识产权正在成为各国增强国家经济、科技实力和国际竞争力、保护本国利益的战略资源。北京大学知识产权学院教授张平表示,目前国际贸易竞争愈来愈多地表现在知识产权的争端与磨擦上,国家间的技术先进性的竞争演化成技术垄断性的竞争。虽然我国已有了与世界完全接轨的知识产权制度,但是在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和相干制度的联合应用上与西方国家仍有很大的差距。她说,知识产权制度固然重要,但这1制度本身却并不是我们寻求的目标,而仅是到达我们增进国家技术进步、提高民族工业实力和促进社会财富的一种手段而已。因此,一个结构完全的法律文本、一套可以与国际最新最高标准接轨的知识产权制度其实不足以成为衡量1国知识产权制度有效实行的标准,而只有让企业、大学、研究机构等市场主体掌握、利用这1制度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知识产权保护。但是目前的状态是在社会各个层面上都非常缺少知识产权法律和管理人才,没有人材就无从谈应对。北京天宁律师事务所律师郑光远认为,作为一个律师,在以往受理的案件中发现,有人侵犯了他人知识产权,行政机关进行了打击,但侵权人到最后都不明白为何会被打击。另外还有一种是自己本身有知识产权,或是专利产品,却不知道如何进行保护。还有的是在申请专利时,其实不了解专利,仅仅是想借专利来扩大影响或是带来广告效应,使得专利更多地成为一种符号,一种荣誉,这是一件很悲痛的事情。比保护更现实的是加强建设张平认为,知识产权和创新既有相互促进的关系也存在相互制约的关系,以往人们都比较关注其正面作用,在正当利用知识产权保护的情况下,其增进创新的作用也是主流的,但是由于近年来知识产权的扩大保护和强保护出现许多利用知识产权壁垒限制和妨碍公平的市场竞争情况。另外,“专利灌丛”现象也开始阻碍创新,一个技术领域的专利权堆叠交叉,专利实行的难度和本钱增加。在依托技术不断改进而发展和壮大的产业,特别是信息通讯领域,专利技术已构成坚实的“专利灌丛”。根据美国FTC/DOJ联合听证会资料,9万多项微处理器专利由1万多个企业分别所有,而这些专利彼此之间多有堆叠,一个专利就可以阻挠不计其数的专利的实行。专利愈来愈成为企业进入市场壁垒和战略同盟的筹马,加重了技术的垄断性竞争。在这一新的国际秩序下,科学技术作为人类共同财富的传统属性产生了重大变化,已成为一个国家、一个企业寻求本身利益最大化的关键因素。没有核心的技术基础和技术创新能力,发展中国家的产业发展将很难突破发达国家及其跨国公司的技术垄断,也不可能取得有益的贸易地位。张平说,不论是从哪一个利益动身,国家都应当认清知识产权的真正作用,这个制度绝对不能仅仅是为外国人服务的。如果要想让这个制度为本国企业服务,首先就要让企业了解这个制度,这是一个系统工程,要通过教育、培训、引导,让全部社会了解这个制度。只有了解以后才能准确应用。国家在知识产权建设方面应发挥作用,引导全部社会走健康、正常的发展道路。郑光远表示,目前最重要的是要唤醒民众保护知识产权的意识,只有公众真正认识到了保护知识产权的重要性,才能切实保护本身利益。如果保护仅仅是依托行政管制,就不能起到长时间、稳定的效果。比保护更需要的是加强维权张平介绍说,知识产权制度在中国还很年轻。在初期的侵权案件当中,涉外的案件比较多,近年来,国内的案件逐步多起来,但是大多集中在适用新型、外观设计、商标与商号之争方面,不乏有炒作的因素。在国外很多知名企业之间也有许多诉讼,但终究结果常常达成一种调理与合作,到达了规范竞争秩序的目的,而中国很多企业间的诉讼常常造成两败俱伤。张教授认为,如果不能绕开对方的知识产权就应当采取合作的态度,避免造成更大的损失。如果只是用知识产权进行炒作,就不是一种健康和主流的维权行动。知识产权维权不应当使两个企业都发展不了或都发展不大。据统计,国内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的企业,仅占大约万分之3。很多企业不是没有全国白癜风十佳医院研发成果,而是知识产权意识淡薄,99的企业没有申请专利,60的企业没有自己的商标。目前,有很多知名企业进入国际市场,但只有产品,没有专利。我国的外贸总额已居世界第三位,但是自主创新的高技术产品仅仅占外贸总额的治疗白癜风方法2。张平指出,针对这样的现状,企业应当根据本身特性确立发展方向。对大企业来讲,应当重视可持续发展,必须提升国际竞争力,加大研发投入,掌握核心技术,构成自主知识产权。对中小企业,或是没有技术含量的企业,可以暂时不去做那么多自主研发,但要应用好商标战略,没有专利还可以购买,没有商标企业就不存在,尽可能不作贴牌生产。日本在技术引进时期就明文规定,凡是引进产品或技术,一概要用日本本地商标,在必须用外方品牌时也应当两个商标同时使用。目前我国很多企业只看到眼前利益,全部贴上了合资方的商标,这对长远发展是很不利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ohbqo.com/bzbk/7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