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心胸外科救死扶伤24小

北京白癜风 https://myyk.familydoctor.com.cn/2831/

最近,不少市民在追电视剧《外科风云》。有人喜欢剧中的美籍华裔外科专家庄恕,有人喜欢医术精湛的胸外“一把刀”陆晨曦……

“电视剧难免有夸张的成分,我们不是手持手术刀就能解决一切问题的神,但我们是坚守在一线的那群人。”医院心胸外科主任周志有看来,每天与手术相伴,长年累月与凶险交锋,是心胸外科医生的必修课。

数据显示,医院心胸外科仅12人的学科团队,去年做了余台手术,约占全市心胸外科手术量的80%。可以说,长期矗立于手术台前的心胸外科医生,为了救死扶伤分分秒秒“online”。

心脏手术让病人起死回生

眼前正在进行的是一台心脏二尖瓣置换手术,手术台上的主刀医医生是周志有。病人是兰溪市一名75岁的老太太,因患重症心功能不全二尖瓣脱垂而被转入医院。

这个时候的周志有,已经在手术台上站了3个小时。出手术室后,他顺势靠在了手术室外面的墙上,显得有些疲惫。周志有说,对老太太施行的体外循环下二尖瓣置换术,不但需要较高的手术技巧,还需要多学科的密切配合,从病人入院开始,一个细节处理不慎都有可能导致患者手术失败,严重者甚至导致死亡。比如体外循环下二尖瓣置换术,需要心脏停跳,其间的可变因素极多,比如心肌保护、脑保护、循环的稳定、麻醉深度的控制等等,手术完成后再使心脏复跳,就如“起死回生”一般。

救死扶伤分分秒秒“online”

“累归累,但也习惯了。”周志有告诉记者,心胸外科的医生所要面对的手术,通常都是大手术,四五个小时的手术再常见不过了,还有些病人的手术需要十来个小时,需要换好几拨医生,才能完成这一项浩大的工程。

“与周主任接触,觉得特别温暖、特别踏实。他给我介绍了病情,并拿出了几个治疗方案征求我的意见。我这个平时连打针都怕的人,手术那天自己大踏步走进手术室。”患有风湿性心脏病的唐先生说,手术很顺利,术后周志有还常来病床前问这问那。“有病友问我,周主任对你这么好,是不是你们送过红包啊?天哪,我和周主任根本不认识,他对每个病人都是热情相待的。”

胸腔镜手术创口小恢复快

5月31日上午,在完成晨间查房后,医院心胸外科副主任陈献国来到手术室,这台手术恰好是他本月的第台手术。

患者是一名年近七旬的老大爷,医院检查发现肺部肿瘤。来到医院就诊,陈献国详细查看了临床资料,建议患者用微创手术进行肿瘤切除。老大爷下不了决心,认为这把年纪在胸口开刀,无疑于自寻死路。陈献国耐心解释,说只要在胸口打几个小洞,用很细的微创器械伸进去,就能把肿瘤切除。果然,术后的陈大爷没有太多不适,当天下午就在病房里谈笑风生。

首例胸腔镜治疗手汗症、首例气胸及肺癌的治疗……17年来,医院不断突破我市胸腔镜手术零的突破,且日趋成熟,现已能够覆盖各类胸外科手术。在胸腔镜切口方面,也从最开始的胸腔镜辅助切口,到后来的全胸腔镜下四孔、三孔、二孔、单孔、剑突下单孔,且创口仅有3厘米左右。

微创手术在心胸外科优势明显

陈献国说,微创手术在心胸外科优势明显:在手术效果方面,等同甚至优于开胸手术;在术后美观、体内和体表创伤及功能恢复方面都优于开胸手术。应用微创技术后,病人术后第二天就可下床活动,3~5天便可出院,在减少切口疼痛的同时,也缩短了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如今,医院心胸外科每年多例手术中,微创手术超过例,涵盖了心胸外科各种疾病,尤其是对肺及胸膜疾病、食管疾病、纵隔疾病、心包和心脏疾病,以及胸外伤方面疾病的治疗有良好的效果。

延伸阅读

金医心胸外科辐射浙江中西部

据了解,医院心胸外科以浙中区域专病中心建设为目标方向,打造培养了一支掌握心胸外科核心技术和浙中心胸外科发展方向的专科人才队伍。目前,这个12人的学科团队已有博士1人,硕士9人,形成比较合理的人才梯队,团队处理疑难危重症能力强,成为了浙中西部地区疑难重症专病的指导中心。

心胸外科团队

医院心胸外科下属的各个亚专科发展势头迅猛,每个亚专科有独立诊疗单元和专业技术队伍。目前已能够常规开展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食管癌根治术、纵隔肿瘤切除术、气胸肺大泡切除术、手汗症交感神经切断术、漏斗胸NUSS术等复杂手术。在心脏瓣膜病、冠心病外科治疗方面,也发挥了区域性中心的示范作用,体外循环下心脏手术及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的数量和质量逐步提高,诊疗技术达到省内先进水平。

来源

心胸外科

作者

楼盼

整理

综合办

编辑

费益君

原创作品,转载请注明来源及出处



转载请注明:http://www.ohbqo.com/bzbk/975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