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子,你的肺大泡是开玩笑的吗?你是去手术室闹着玩的吗?人家做完手术是意识模糊躺在车床上被送出来,个别还需要去ICU复苏,你居然一下手术台就可独立行走?你是否也和小编一样,对此充满好奇?那我们一起去一探究竟。
患者,22岁,于年9月2日因左胸闷痛、气促一天急诊入院,急诊拍片显示:左侧气胸,肺组织压缩约90%,予行左侧胸腔引流术,以解除左肺压迫,留置胸腔引流管接水封瓶,引出大量气体。
完善检查后诊断为左肺大泡破裂并气胸,于年9月5日10时00分行单孔胸腔镜下左上肺大泡切除术。
传统的胸腔镜手术中,麻醉大都需要进行双腔气管插管全身麻醉,病人将借助呼吸机来呼吸,手术后也要留置导尿管、胸腔引流管等。这些“管子”虽然保证了病人的安全,但对气道、肺粘膜等也可能造成损伤与疼痛。另外,由于麻药的残留作用,术后患者经常需要在重症监护室观察24小时后才可以进食、活动。
手术麻醉方式与常见的气管插管麻醉不同,采用的是喉罩麻醉。
喉罩是应用于全麻手术中,建立安全气道的有效手段
1.使用方便,迅速、成功率高、气道维持更容易,只要病人无张口困难,便能置入喉罩,且容易固定不易脱出。
2.无喉镜插入、显露声门、导管插过声门等机械刺激,不易出现气管内黏伤膜损、喉头水肿、声带损伤、后返神经麻痹等并发症。
3.麻醉诱导和恢复期血流动力学稳定性提高,置管时间内压增高程度减少,麻醉恢复期咳嗽减少,氧饱和度提高,术后咽喉痛发生率降低
4.在浅麻醉状态下耐受,比气管内导管所需的麻醉药量少。
禁忌症:
(1)气管受压和气管软化病人,麻醉后可能发生呼吸道梗阻;
(2)咽喉部病变,如咽部脓肿、血肿、水肿、组织损伤等病人;
(3)胸腔手术病人;
(4)COPD+正压通气;
(5)长时间神经外科手术。
手术切口约4cm
1
手术进行中
2
切除的肺大泡约两个食指关节
1
术中吸清胸腔内积气后拔除引流管
2
于11时45分手术结束,术程顺利,术中出血10ml,无管返病房监护治疗。还在手术台上的小伙子,意识清醒,透过屏幕都能感受到他的开心满意。
患者术后的第四天,即9月9日,恢复良好,办理了出院。
患者的心声与感受
什么是无管?
“无管”麻醉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手术中,在保证手术质量的前提下,麻醉医生不使用气管插管,使患者免受插管可能造成的损伤与疼痛;不注射肌肉松弛药物,可使患者手术后的呼吸功能恢复得更好;减少静脉镇痛用药,患者苏醒得更快,血液循环及胃肠功能都恢复得更快,能尽早进食,自主行动。“无管”麻醉优点明显,但对麻醉医生的专业能力和外科医生的手术技术要求都非常高,要求胸科医生配合神经阻滞及局麻技术,操作轻柔、减少非损伤;还要求麻醉医生维持生命体征平稳、维护肺功能、完善镇静镇痛、减少应激、让病人舒适安全。此次患者安全顺利完成手术,有力验证了胸科医生和麻醉医生的技术妥妥过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