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定义:胸腔穿刺是指用消毒过的针刺经皮肤、肋间组织、壁层胸膜穿刺进入胸膜腔的操作。在呼吸科属于比较常见,又是方便建议的一种诊断和治疗方法。二、适应症:1、胸腔积液性质不明,抽取积液,协助病因诊断。2、胸腔内大量积液或积气者,排除积液或积气,缓解压迫症状,避免胸膜粘连增厚。3、脓胸抽脓灌洗治疗或恶性胸腔积液需胸腔内注入药物者。
三、术前准备:1.心理准备您或者家属要知晓穿刺的目的、操作步骤以及术中注意事项,做好精神准备,配合穿刺,签署知情同意书。2.在医师的指导下练习穿刺体位,并在操作中保持穿刺体位,不要随意活动,不要咳嗽或者深呼吸,以免损伤胸膜或肺组织。必要时遵医嘱服用镇咳药。
3.请排空大小便,穿好病人服,备留置针,不要紧张。
四、术中配合:1.穿刺过程中您有任何不适,应及时告知医师医师会根据您的病情减慢或立即停止抽吸。抽吸时若突觉得头晕、心悸、冷汗、面色苍白、脉细、四肢发凉,提示可能出现胸膜反应,应立即告知医师,医师将立即停止抽吸,请立即平卧不要紧张,相信医师会给予适当的处理。2.放置位置:排液:处于低位,一般在腋中线和后线之间第6-8肋间插管引流;排气:常选锁骨中线第2肋间;排脓:常选在脓液聚集的最低位。每次抽液,抽气不宜过快过多,抽吸过多过快会使胸腔压骤降,发生复张后肺水肿或循环障碍,纵膈移位等意外,首次排液量不宜超过ml,抽气量不宜超过ml,以后每次抽吸量不应超过ml,如胸腔穿刺时为了明确诊断,抽液50~ml即可,置入无菌试管送检。
3.穿刺时:尽量不要咳嗽,如果咳嗽应先告知医生,必要时可遵医嘱口服止咳药,避免突然剧烈咳嗽导致气胸。
五、术后护理:
①卧床时:将引流管挂于床下挂钩处,低于穿刺点60cm处,翻身时用手扶住引流管,避免管道脱出;如必须将引流袋/引流瓶提高,需呼叫护士将引流管夹闭后进行。②下床活动:将引流袋用别针(别针可在护士领取)固定于小腿处,应低于穿刺点60cm,如引流袋内有胸水,应尽量将胸水放掉再下床。③引流管应由医生控制开关,并记录引流液量,严禁自行调节开关;外出检查时,夹闭引流管。④引流管伤口辅料应无渗血渗液,无卷边,伤口无裸露;固定胶带应清洁,平整,如不符合要求请立即呼叫医生/护士更换。
⑤管道应保持通畅,无受压,扭曲,如出现胸闷气促等现象,且长时间无胸水流出(引流瓶无气泡逸出且未见水柱波动),并应报告医生,看是否堵管;如为夹闭状态,出现气促,呼吸困难,胸痛等,应报告医生是否需要放胸水。⑥意外脱管后的紧急处理:有两种情况:1.导管皮肤处脱出立即用手捏闭伤口处皮肤,立即呼叫医生/护士处理;2.导管从引流袋处脱出,立即用手反折引流管,立即呼叫医生/护士处理。⑦饮食:高蛋白(鸡蛋,鱼,肉,牛奶等);高维生素(蔬菜,水果等),保持大便通畅。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