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管异物是一种急症,可以造成突然死亡。本病多见于婴幼儿,5岁以下儿童占80%~90%,男孩多于女孩。
分类目前分类方法有很多种,总结见下表:
病因因儿童咀嚼功能不完善,吞咽不协调,在吸吮玩具、磨牙棒、硬币或在进食瓜子、花生米、鱼类、豆类等硬食时,如果说话、乱跑乱跳或者大笑大哭容易吸入气管。昏迷患儿在呕吐时也可能发生误吸。
病理生理异物进入气管后,根据异物性质不同可以发生不同病理生理改变。比如:
金属类异物反应一般较小;
脂类异物因含有脂肪酸,容易刺激引起炎症反应;
淀粉异物因为吸收水分而逐渐膨胀可引起气管完全性梗阻等。
临床特征异物大小不同、停留部位不同,症状可以不同。
鼻腔异物可有臭味、鼻塞、慢性鼻窦炎及反复鼻衄。
异物进入气管后可引起剧烈呛咳,继而出现呕吐及呼吸困难、呼吸浅表、发绀等表现,而后症状缓解或减轻。
居留于气管者随呼吸运动而引起剧烈咳嗽,睡眠时咳嗽及呼吸困难减轻。
异物停于一侧支气管,患儿咳嗽、呼吸困难及喘鸣减轻。
异物停留时间长者会并发炎症,产生肺气肿、肺不张等症状,也可并发肺脓肿、脓气胸等,而加重呼吸困难,并出现高热等表现。
气管异物三联征是:气喘哮鸣、气管拍击音、气管撞击感,呼吸困难多为吸气性。
鉴别诊断气管异物需要与声门下喉炎、会厌炎、气管软化、气管狭窄、周围肿块压迫气管性疾病(如纵隔淋巴瘤)、先天性囊状腺瘤、支气管扩张、毛细支气管炎、哮喘等进行鉴别。
诊断1.异物吸入史
病史是重要依据,如果无感染表现而突然出现剧烈咳嗽,必须注意异物吸入可能。
2.查体
气管异物咳嗽时可闻及拍击音,两肺呼吸音降低及痰鸣。
梗阻于一侧支气管可表现为一侧或某肺叶不张或肺气肿体征,患侧肺叩诊呈浊音或鼓音,呼吸音减低,如继发感染可闻及湿罗音或喘鸣音。
3.影像学检查
在X线透视时气管异物可表现为双侧肺透亮度增高,横隔位置低平,心影有反常大小。支气管异物患侧可有阻塞性肺气肿、肺不张,吸气时纵隔向患侧摆动。
支气管镜检查既是诊断方法,又可同时进行治疗。
Heyer等提到的诊断标准和Kadmonet等发明的评分系统也有助于气管异物的诊断。
治疗紧急情况下可使用海姆利希法进行自救,然而异物进入气管或支气管,自然咳出的几率很低,必须立即前往耳鼻喉科进行治疗(流程见下图)。
支气管镜是非常有效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有全麻或「无麻」,现多数人主张气管及支气管异物均应在全麻下手术,「无麻」仅在紧急情况下使用。
经多种方法多次试取仍无法取出异物或异物嵌顿较紧,应请胸外科协助,行开胸手术。根据个体情况决定术后需要住院观察的时间。
如果患儿无明显呼吸困难,但因支气管炎、肺炎等并发症且伴有高热、体质虚弱者,宜先行抗炎补液支持疗法,密切观察有无突发呼吸困难征象,略待体温下降,一般情况好转后再行异物取出术。
并发症常见并发症有喉头水肿、气胸、心力衰竭、缺氧、高碳酸血症、继发细菌感染、脓肿形成、反复肺炎、支气管扩张症、支气管狭窄;植物性异物可引起支气管肉芽肿;尖锐异物可引起局部损伤及出血等。
编辑
刘芳
近期,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发布了两则关于临床路径的通知:
《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关于实施阿尔茨海默病等24个病种临床路径的通知》
《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关于实施苯丙酮尿症等26个病种临床路径的通知》
涉及儿科的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