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膜异位症根据病变部位的不同,出现不同的症状,最常见的症状为痛经、月经失调、性交痛、不孕等。
一、痛经
患者以继发性、渐进性加剧的痛经为特点,以下腹部及肛门坠胀痛为主,可于月经前1~2天开始,月经后消失,疼痛从腰骶部、腹部开始,放射至阴道、会阴、肛门或大腿,疼痛的程度与异位灶的部位有关,但与病灶的大小不成正比。25%的患者可无痛经,有的痛经较重难忍,需要卧床休息或用药止痛,严重影响日常生活与工作,疼痛常随着月经周期加重,月经结束消失。二、月经失调
15%的子宫内膜异位患者可有经量增多,经期延长或点滴出血。是由于卵巢被异位囊肿所破坏,或者卵巢被粘连包裹致卵巢功能紊乱而引起月经失调,表现为月经量过多或者经期延长等。
三、性交痛
30%左右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常诉性交痛。这与内异症病灶发生的位置有关。当病灶出现在子宫直肠陷凹、阴道直肠隔等位置时,造成周围组织肿胀,纤维化,性交时机械性刺激时使子宫收缩发生疼痛。疼痛的程度更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部位有关,如骶骨韧带部位的异位结节,子宫粘连固定坐于盆腔,使盆腔最低位置陶氏腔封闭,性生活时疼痛加剧,使患者惧怕夫妻生活,是“不性福”的罪魁祸首之一。
四、不孕
约有50%左右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伴有不孕,在不明原因不孕患者中,约30-40%患子宫内膜异位症。内异症病灶可造成盆腔肿块、粘连、输卵管堵塞、卵泡发育不好或排卵障碍,这类患者如果早期诊断及治疗,多数仍能怀孕,一旦怀孕,长达10月无月经来潮,不再有新的内膜脱落,原有异位内膜受到抑制而萎缩,这也是部分痛经女性完成生育后痛经症状减轻的原因之一。
少见但较严重的症状有:
五、肠道症状
如果内膜异位病灶位于子宫直肠陷凹及直肠附近时,在月经期因病灶充血、水肿,刺激直肠,导致肛门坠胀及便频或排便痛,也可出现便秘或腹泻。如果病灶侵犯直肠壁,并向肠腔突出或病灶较大时可引起肠腔狭窄或肠梗阻。少数病人如果病灶侵犯肠壁较深,达肌层者,由于局部肠黏膜充血、水肿可出现周期性大便带血,常与“结直肠癌”混淆。
六、泌尿道症状
如果子宫内膜异位病灶位于膀胱及输尿管时,患者可有周期性尿频、尿痛及血尿。子宫内膜异位病灶在输尿管罕见,缓慢进行的输尿管阻塞多由于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造成盆腔周围组织粘连或较大的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挤压,造成输尿管瘢痕扭曲、狭窄或者阻塞。由于输尿管的阻塞可形成肾盂积水和继发性压迫性肾萎缩。
七、其他部位子宫内膜异位症症状
如果身体其他部位发生子宫内膜异位种植和生长时,均在病变区发生周期性疼痛、出血和块物增大,如病灶发生于脐部、腹壁伤口及外阴部时。如果病灶累及肺、胸膜或膈胸膜时,在月经期间重复发生月经性气胸,累及肺实质时可出现经前咯血、呼吸困难和(或)胸痛。脑的子宫内膜异位症非常罕见,如果发生则可出现典型的复发性头痛和神经性功能缺失现象。
八、急腹症症状
生长在卵巢的巧克力囊肿,囊壁常常很糟脆,具有一种自发破裂的倾向,囊肿破裂后,小的破口可以很快自行愈合,并与周围组织形成粘连;如果破口较大,则无法自行愈合,其浓稠的巧克力样囊内液大量流入腹腔,这种巧克力样液体的刺激性极强,可刺激周围的腹膜,引起剧烈的腹痛,出现急腹症症状,常常被误诊为卵巢囊肿蒂扭转、宫外孕、阑尾炎而行急诊手术,术中才证实为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破裂。如果处理不及时,还可能导致弥漫性腹膜炎,造成致命后果。
九、周期性下腹不适
多出现于轻症患者,出现率高于痛经,在内异症无痛经症状的患者中多见。亦见于部分内异症病变虽重但由于痛阈的个性差异或其他原因,不产生或仅有经期腰酸、下腹坠胀不适感。
所以,当女性出现进行性加重的痛经时,千万不可大意,不可自行乱服解痉止痛的药物,要及时就医,早发现,早治疗,避免或减少异位内膜病变继发感染和因囊液刺激引起腹腔粘连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后续我们还会科普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治疗及预防知识,让更多的女性摆脱痛经之苦,轻轻松松做女人。请继续治疗皮肤病专科医院白癜风药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