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医一院呼吸内科主任
浙江大医院呼吸内科主任,肺部疾病诊疗中心主任,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浙江省医学会呼吸病分会主任委员,兼任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分会常务委员。她先后获得“全国三八红旗手”、“中国医师奖”、“中国呼吸医师奖”、“浙江大学先进工作者”、“浙江大学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但她从不把这些荣誉放在心头,她经常说“我只是一名医生!”
周建英教授是浙大一院有名的“火眼金睛”,很多一般专家难以诊断的疑难片子,她总能一语中的;医院有名的铁人,起早贪黑,全年无休,即使脚骨折了,还是每天最早出现在病房里;她更是患者眼中的亲人,因为无论何时,周教授的心都和他们在一起。
良师医友备忘录星座:白羊座
偶像:医学界的老前辈
绰号:周老师
幼时理想:能做自己喜欢的事座右铭:把每一件平凡的事情做好就是不平凡
最爱吃的一道菜:先生做的菜
把自己比喻成一杯饮料:一杯水(生活中可以没有红酒、没有咖啡,但不能没有水,因为水是生命之源)从医这些年你最怀念的一个时刻是什么时候:年在非典病房的时候,那时候非典仿佛一夜之间席卷中国大地。浙医一院作为省内的排头兵,自然责无旁贷。我作为科主任,必须要有所担当,但说实话,完全不怕死是假的,我只能和先生交代好家里的事,抛开即将参加高考的儿子,进入了隔离病房。在非典病房里,我们大家一起全力以赴地抢救重症病人,同事间互相鼓励,互相支持。那时有不少地方医护人员牺牲的消息也传到我们隔离病房,但大家都咬牙坚持。患者的一点点好转都让我们欢呼雀跃,自己看到每一个日出都分外欣喜!所幸我们最后终于战胜了病魔,我们也得以和家人团聚。儿子看到我都哭了!现在回想起来一切依然历历在目。但如果现在发生类似的考验,我和我的团队一定还会义无反顾的!
你最难忘的一位患者是谁:几年前有一位十几岁的小女孩,有肾病综合征,服用糖皮质激素,不知道什么原因反复肺炎,肺部出现很多空洞,胸闷气急,医院反复治疗情况越来越差。本来成绩优秀,但因为反复看病,成绩一落千丈,家里人很绝望。后医院,当时小姑娘已经呼吸衰竭了,经过努力,我们最后明确诊断为奴卡菌肺炎,经过综合治疗,孩子慢慢好起来了,后面不但继续了学业,现在已经考上了大学,今年暑假还和她妈妈来看过我。
还有一位刚刚出院三个星期的患者。50多岁的男性病人,肺癌晚期,他已经在呼吸科先后治疗了10年,当他诊断时已经是肺癌晚期了,当时因为家庭经济困难,患者和家属就想放弃治疗,当时大家都特别不忍心(那时病人才40多岁),我们就想办法,帮他选择合适的临床验证,间断给他物质上的帮助,尽力帮他选择便宜的药物治疗,几年来病人一直都很配合,病人至今已生存十年,而晚期肺癌平均生存期往往不到2年,我们和病人在艰难的条件下创造力奇迹。但是,病人的肿瘤肯定是要继续发展的,我们最终是留不住他的,周主任无奈地说,我们医疗界有一句铭言“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每一个生命都需要我们医者去善待。
成长路上最想感谢的人:医院领导和我可亲的团队的支持,在无数个日日夜夜的付出中,大家都无怨无悔。他们经常下了夜班还工作到第二天下午,不喊苦,不说累,作为科主任我特别心疼,但也特别感动。同时我忘不了刘敬东教授,黄文礼教授,刘银教授等呼吸科老主任,他们把我领上了呼吸内科这条路,也是他们真正教会了我认真做事,踏实做人,他们始终是我人生的灯塔!我也要感谢自己的先生和家人,是他们无私付出和支持,成就了我今天的成绩。
由于工作特别忙,和先生结婚后家务活几乎从来没时间做,烧菜做饭都是先生承担;我对孩子的照顾也是不够的,没有像其他人的妈妈一样每天接送孩子,辅导孩子功课。但先生和孩子都特别理解我,家是我温暖的港湾!
让你最紧张的事:“人活一口气”,呼吸科医生的心随时为了病人的这口气而不敢放松。病人中有张力性气胸命悬一线的,咯血窒息分分钟需要抢救的,真的记不清多少次心跳加速了!但让我印象最深的的是一个八十来岁的老人支气管异物。他在吃虾的时候,不小心将虾呛进了气管里。患者本来的心肺功能基础就很差。医院的时候,患者剧烈咳嗽,呼吸困难,整个人都躺不下去,嘴唇都憋得青紫了。当时情况非常紧急,我们决定急诊气管镜取异物。但气管镜取出的过程进展的非常缓慢,患者又一直无法好好配合,整个人脸都憋的发紫。我们只能一点一点地把虾的肢体取出来,间歇让老人家休息。家属在气管镜室外面都哭着要放弃了,说老人家年纪大了,不想让他再吃苦头了。我们一边派人安慰家属,一边鼓励病人,最终经过近三个小时的努力,患者气管内的虾才被全部取出。老人的呼吸终于平稳了,脸上有了笑容。老人的家属哭着感谢我们!这个事件,让我印象很深刻,证明了我们的坚持,也证明了我们团队的协作能力!更看到了家属的理解!
最长一次工作时间:33小时。
平时最能缓解压力的方式:业余时间,周主任喜欢在家里喝茶,她说,不喜欢到外面的茶楼去,因为那里太嘈杂,在家里泡上一杯茶,再穿上宽松休闲的衣服,感觉很自在。也喜欢一个人静静地看看书,看看报纸,至于看什么样的书其实并不重要,甚至会顺手拿起好多天前的报纸细细品味。周主任说,她喜欢这样的氛围,但这样的时间毕竟太少了,因为有一大堆的科研、临床、教学任务都在等着她。病房里一个个病人在殷切地期待她。?
记者:左佰常监制:曹漪洁策划:冯静主编:尉洁婷责编:陈雨笛白癜风医院白癜风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