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麦霸K歌飙高音把肺都唱爆了

湖南长沙汽车南站45岁男子李某K歌太猛,导致肺大疱破裂引发了气胸,医院抢救。1月14日,医院获悉,经开胸手术后李某才保住性命。

1月14日,医院胸心外科病房见到李先生时,他才做了手术,只能轻声与人说话。他有20多年的吸烟史,每天最少一包,原本肺功能就不太好,经常咳嗽。“几天前,几个老朋友聚会,抽烟、喝酒、K歌,样样都没落下。”李先生告诉记者,自己最喜欢“飙高音”,像《北京!北京!》、《青藏高原》、《死了都要爱》等,那天他们在KTV唱了4个多小时,直到凌晨才回家。“到家后,辗转反侧睡不着,总觉得胸口闷得发慌,以为是喝多了酒。”早上7点左右,李先生像往常一样到小区花园散步,才走了不到10分钟,胸口异常难受,出现针刺一样的痛感,休息许久不见缓解,医院。

“患者入院时呼吸、讲话很困难,不能平卧,左手紧紧捂着胸口,有明显的呼吸困难、胸痛等症状。紧急检查发现,其左侧重度气胸,左肺已压缩60%以上,心脏受压移位;若不及时处理,很可能危及生命。”医院胸心外科副主任医师彭建明介绍,人的胸膜腔是密闭的、不含空气的潜在性腔隙,在一些先天因素的影响下,有部分小肺泡会逐渐融合成一个巨大的、没有气体交换功能的肺大疱,导致肺组织弹性下降;当剧烈咳嗽、踢足球、提重物、大笑、K歌等用力过猛活动时,肺内压力突然增加,很可能导致肺大疱破裂发生气胸,气体进入胸膜腔导致肺叶被压缩,从而引起呼吸困难,严重时可危及生命。彭建明说:“医生在全麻胸腔镜下为李先生行微创手术,术后恢复情况良好,顺利出院。”

提醒:切忌边唱歌边进食

彭建明医生说,自发性气胸偏爱“竹竿”消瘦体型男性,此体型男子大多先天性肺泡弹力纤维发育不良,更易出现肺泡壁弹性减退,扩张后形成肺大疱,遇外力破裂时易演变成气胸。有过此病史的市民,平时要避免剧烈运动,适当吃点粗纤维食物,进行有氧运动。

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主治医师周定刚提醒:很多市民在KTV高歌一晚上后,声带容易出现不同程度的充血、水肿等情况,若不及时休息,很容易引发声带损伤。在嘈杂喧闹的环境中,市民要尽量保护声带,不能使其过度劳累,避免长时间高声畅谈、喊叫、吼叫,一旦出现声哑,需立即让声带休息。

连续K歌不宜超过2小时,最好能劳逸结合,唱几首歌后休息一下喉咙。切忌边唱歌边进食,唱歌时人体声门开放,此时吃东西、喝水,容易将食物呛到气管中。K歌时少抽烟、少喝酒、少进食冷饮,以免提高呼吸道疾病和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几率。

如何预防“爆肺”?

预防气胸不能靠吃补药。尽量避免感冒、剧烈运动,进行适量的体育锻炼,使体格变得壮实对预防气胸有帮助。

有过自发性气胸的人平时要注意防治感冒(减少咳嗽),保持大便通畅(避免屏气),锻炼应选择慢跑、太极拳等运动,避免篮球、足球等对抗性和需要突然发力的剧烈运动。

瘦高体型的人如果在剧烈咳嗽或用力过猛之后出现胸痛和呼吸困难,要警惕自发性气胸的可能,医院就诊。

另外,长期过量吸烟也会损伤肺功能,“吸烟族”若被确诊为气胸,最好能立即戒烟,以免反复发作或加重病情。

新闻知多D

其实,李先生的遭遇并不是个案,梳理近期各地媒体的报道,“爆肺”事件时常会见诸报端。

湖北:生病K歌飚高音“爆肺”吐血不止

去年8月,家住武汉的小周也曾因为在家里K歌录音,连续飙高音3个小时,将肺部血管飙“破”,吐血不止。

医院时,鼻子和嘴里不停往外冒血,医生立即为小周进行手术,将介入针进入肺内,影像显示,右肺下叶的一处微小血管爆裂,正往肺里冒血。医生立即用栓塞物填堵爆裂的血管,栓塞物填满了近3厘米长,整个手术花费近两个小时。

医生解释,因为小周之前感冒,已造成肺部感染。同时又被朋友叫出去喝酒,没有好好休息,造成血管扩张。回家之后,又大声连续唱歌,使得肺部压力加大,感染的肺部受重压,因此出现血管爆裂的情况。

香港:专业歌手一年30场演唱会“爆肺”入院

有人怀疑是不是因为这些人体质不适合唱歌,或者不够专业?可事实上,香港一位歌星此前就因在一年间开了近30场演唱会,积劳成疾“爆肺”住院。幸运的是,他“爆肺”不算严重,但医生还是建议他3个月内最好不要唱歌、不要搭飞机。因为乘坐飞机时,肺的内外压力会迅速变化,也是诱发气胸的原因之一。如果有气胸等,飞行途中可能因气体膨胀而加重病情。

安徽:小伙打篮球也“爆肺”

K歌太用力有风险,有些人庆幸自己不爱唱歌,还是去打打球吧,多么有益健康的体育运动。可是,去年8月,安徽高中生小王和同学相约去打篮球,“玩得正带劲的时候,突然感觉左侧胸痛明显。”小王说,自己坐在一边休息了一会,但症状不仅没减轻,疼痛还加剧了,并出现了呼吸困难。同学医院。经过检查,小王被诊断为左侧自发性气胸。好在送医及时,经治疗后,小王已恢复出院。

福建:青年抱起一筐白菜后“爆肺”

有人说,我不唱歌也不打球,我老老实实工作,健健康康生活。这下没事儿了吧?可是,福州小伙小林在家人的餐饮店帮厨,去年3月的一天,他蹲下屏气抱起一筐大白菜后,突然觉得胸部闷痛起来。起初,他没有放在心上。可是第二天疼痛并没有消失,反而更严重了,他还出现了憋气的症状,医院就诊。医生检查后诊断小林是自发性气胸,并进行了对症治疗。

小林很困惑,他平时除了瘦点,身体没病没痛,挺健康的。只是做了个下蹲起立的搬东西动作,怎么就“爆肺”了?

解疑:听上去好可怕的“爆肺”究竟是什么?

“爆肺”是俗称,医学上称为“气胸”。人体的肺与胸壁之间有一密闭的潜在性腔隙,称为胸膜腔。正常情况下,胸膜腔内没有气体存在,只存在着极少量的液体。当肺部漏气或胸膜破裂,空气流入胸膜腔就会形成气胸。胸膜腔内压力升高,压缩肺部,会导致肺功能出现障碍,比如引起呼吸困难,情况严重的会影响心脏功能,甚至危及生命。

自发性气胸在肺内外压力改变时容易发生,如天气变化、潜水时等,多数人是在夏秋、秋冬季节转换之际发生的。生活中诱发气胸的因素也有很多,如剧烈运动、咳嗽、上臂高举、举重运动、用力拉大便等,当发生上述动作时,肺泡内压力升高,致使原有病损或缺陷的肺组织破裂,就会引起气胸。发生气胸的病人常会有呼吸困难、胸痛、刺激性咳嗽等症状。

来源:潇湘晨报郑州晚报武汉晨报东南快报江淮晨报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广州日报报业商城,年货一元包邮!









































北京专业白癜风专科
长春最好的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ohbqo.com/hbyx/37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