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岁大爷咳嗽气促3天没想到,是自己把

11月5日,75岁的张大爷像往常一样服用众生丸。可吃完药,张大爷突然发现口腔里的假牙“不翼而飞”了,正当张大爷“满地找牙”的时候,却出现了明显的咳嗽、气促症状,张大爷以为是服药时呛到了,就这样反复咳嗽、咳痰、气促,拖了3天,十分难受。

经医院呼吸内科医生初步诊断,张大爷患有局部支气管异物阻塞,决定为其进行电子支气管镜检查,以确定异物的具体位置。11月9日,经医院电子支气管镜检查发现,张大爷咳嗽气促的真凶竟然是张大爷脱落的假牙,卡在右侧中叶支气管开口处。

局部支气管异物阻塞一般情况下可以通过支气管镜和活检钳取出,但由于张大爷的假牙太大,卡住的位置较深,在基础麻醉的情况下,使用活检钳钳夹反复尝试仍无法取出。为了避免因异物长时间滞留在气管内引发的炎症,经何连福主任医师介入团队讨论并征得张大爷同意后,何连福主任医师介入团队在手术室为张大爷施行硬质气管镜下——支气管异物取出术,经过数次尝试,终于顺利取出这块不速之“牙”。

手术中

术后,张大爷咳嗽、咳痰、气促的症状明显改善,目前在呼吸内科住院接受进一步治疗。

什么是气管、支气管异物?

气管、支气管异物是指经口误将花生米、豆类、米粒、瓜子、鸡骨头、假牙等误吸入气管内造成的剧烈呛咳、呼吸困难甚至导致窒息的急症,多发生于5岁以内的小儿。成人口含物品作业,不慎吸入;用力吸食滑润的食物(果冻等);老年人易将脱落的假牙误吸入气管内也会导致气管支气管异物症。一旦吸入气管或支气管内的异物,很少能自然咳出。支气管异物刺激可引起炎症反应,阻塞支气管会造成肺部病变,肺气肿、肺不张,尖锐的异物可使细支气管或肺浅表组织破裂,发生气胸、纵隔或皮下气肿。

取出异物方法

为避免引发炎症,气管支气管异物应尽早取出。取出方法有:

1.直接喉镜取异物;2.硬管支气管镜取异物;3.气管切开取异物;4.可视潜窥镜下取异物;5.纤维支气管镜取异物;6.开胸取异物等。

气道异物不完全梗塞时,患者一般表现为:“V”形手势;可以有咳嗽、喘气或咳嗽无力;呼吸困难,张口吸气时,可以听到异物冲击性的高啼声;面色青紫、发绀。

“v”形手势

气道异物完全梗塞时,患者一般表现为:“v”形手势;面色灰暗、青紫;不能说话、不能咳嗽;呼吸停、昏迷倒地;肢体抽搐。

面色灰暗、青紫

问:在医务人员到达之前,该如何就地对患者施行急救呢?

答:可以采用海姆立克急救法。

成人海姆立克急救法

什么是海姆立克急救法?海姆立克急救法是由美国医生亨利海姆立克发明,主要针对异物卡喉的急救方法。通过冲击腹部——膈肌下软组织,压迫两肺下部,从而驱使肺部残留空气形成一股带有冲击性、方向性的气流,冲入气管,将阻塞气管、喉部的异物驱除。这种急救法因施救对象的不同,具体操作方式也分为两种:

1.成人儿童急救方法:

(1)抢救者站在病人背后,用两手臂环绕病人的腰部;(2)一手握空心拳,将拇指侧顶住病人腹部正中线肚脐上方两横指处、剑突下方;(3)用另一手抓住拳头、快速向内、向上挤压冲击病人的腹部;(4)约每秒一次,直至异物排出或患者不再有呼吸困难、咳嗽、喘息等症状。

2.婴儿救治法(拍背、胸部快速按压法):

婴儿海姆立克急救法

(1)操作者取坐位或单膝跪地,将婴儿俯卧于操作者一侧手臂上,手要托住婴儿头及下颌,头部低于躯干;(2)将前臂靠在膝盖或大腿上;(3)用另一手掌根部向前下方,用力叩击婴儿背部肩胛之间,每秒一次,拍打5次;(4)然后用手固定头颈部,两前臂夹住婴儿躯干,小心将其翻转呈仰卧位,翻转过程中,保持婴儿头部低于躯干;(5)用两指快速、冲击性按压婴儿两乳头连线正下方5次,每秒一次,反复进行,直至异物清除或婴儿不再有呼吸困难、咳嗽、喘息等症状。

春城晚报-开屏新闻记者秦蒙琳通讯员严桥路摄影报道



转载请注明:http://www.ohbqo.com/yfby/1314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